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才刚与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会见了30分钟,就急忙登上了飞往欧洲的专机。外交部公告明确表示,秦刚外长将在5月8日至12日对德国、法国和挪威进行访问,中国外交布局已经从多方向打开。
此次秦刚外长到访德国、法国,也是对之前德国总理朔尔茨和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以及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的一次回访。不过,德国显然没有充分理解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点,朔尔茨就带头发出了不友好的声音。
从秦刚外长此次出访首站就选择德国来看,说明中方十分重视德国的态度,但德国可能并不这么想。
据报道,5月9日,朔尔茨在纪念“欧洲日”活动上讲话称,中国行事方式已经不再像一个合作伙伴,而是越来越像竞争对手,所以他敦促欧盟必须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同一天,秦刚外长正在柏林与贝尔伯克举行会晤。期间,秦刚外长明确表示,在国际局势动荡之际,中德作为国际社会上的两个大国,应该加强对话沟通与合作,而不是互相指责。此外,秦刚外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中国对外输出的机遇、合作、保险和稳定,而不是危机、对抗、风险和动荡。
可以说,对于德国,中方是带着满满的诚意前往的,而德方却并不重视,甚至有意歪曲中方。对于俄乌冲突,贝尔伯克更是直接点明,德方并不同意中方的中立立场,并称这就是站在“侵略者”一边。
俄乌冲突进行到现在,大家心里都清楚,拱火并不利于解决问题,德国现在反倒“以此为荣”,还无端指责中方立场,此举显然不利于中德关系的友好发展。年初,朔尔茨访华时,中方十分重视,更是将其视为了“座上宾”,但现在秦刚外长回访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可以说,德国的待客之道和美国越来越像了,一边口口声声说着不想“脱钩”,一边又无端指责中方立场,认为中方已经是欧洲的竞争对手。当然,中方也没有那么好说话。
如今看来,恐怕德国要成为欧盟中的最不稳定因素了。需要知道的是,一方面想和中方友好合作,一方面又和中国搞对抗,这种“双标”行为是行不通的。到头来,反倒只会自食其果,限制欧洲自身的发展步伐。
秦刚外长出访欧洲首访德国,德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而不是求合作的同时,还在搞对立。反观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对于中方的满满诚意,马克龙立马就在返程飞机上作出了回应,呼吁欧洲不要干涉台海问题,避免陷入“中美对抗”的漩涡中。
这番表态和朔尔茨的公开演讲表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他直接给中方扣上了“竞争对手”的帽子。当然,这背后则反映出来的是朔尔茨的对华立场,但这根本不利于欧洲实现所谓的“战略自主”。
当下,中欧关系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要阶段,德国的态度显然不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可能还会影响到中欧整体关系的发展,欧洲要想真正实现“战略自主”就不能再被美国左右。
中国外交布局已经在多方面正式打开,日后类似的回访活动只会更加频繁,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发展。对于美西方遏制中国崛起,采取的一系列手段,中方势必也会予以有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