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队这赛季打得不错,西部第二的排名让不少球迷眼前一亮。但看球的人都懂,这支球队有个致命问题——关键时刻没人能站出来得分。
输给弱队的比赛里,经常是领先着领先着就被翻盘,看得人直跺脚。所谓硬解能力,说白了就是球队打不开局面时,能靠个人能力强行得分的那股狠劲。联盟里能称得上硬解高手的,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詹姆斯、库里、杜兰特这些老牌巨星自不必说,约基奇用总冠军证明了自己,亚历山大正在路上。塔图姆虽然拿了冠军,但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给了布朗,这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火箭现在的情况很尴尬。你说他强吧,确实能跟顶级球队掰手腕;你说他弱吧,关键时刻总差那么一口气。问题就出在缺少一个能在最后时刻一锤定音的人物。
管理层不是没想过交易,但现在的行情,换个巨星来怕是得把家底掏空。最划算的办法,还是从现有阵容里挖潜。仔细捋一捋火箭的阵容,真正具备硬解潜质的就两个人。第一个是杰伦·格林,这小伙子的天赋肉眼可见。1米98的标准得分后卫身高,配上2米08的臂展,弹跳力更是吓人,隔人暴扣跟玩儿似的。选秀时专家给的模板是"上乔下科",虽然现在看还有点远,但潜力确实摆在那里。格林前两个赛季打得有点野,这也不能全怪他。从发展联盟直接跳级到NBA,又遇上塞拉斯这种放养型教练,没把基本功练扎实。好在乌杜卡来了之后,防守态度明显改善,飞身救球的镜头越来越多。虽然状态还不稳定,但22岁的年纪,进步空间还很大。另一个可能让人意外的选择是惠特莫尔。这小伙子在火箭过得不太如意,基本守着饮水机过日子。但要论硬解能力,他比阿门更有希望。阿门身体条件没得说,但投篮实在辣眼睛,三分命中率连联盟平均水平都够不着。惠特莫尔就不一样了,三分准星保持在34%以上,冲起来像辆小坦克,2米01的身高配上105公斤的体重,防守人见了都头疼。
惠特莫尔的问题在于性格。打球太独,眼里只有篮筐,这和乌杜卡的团队篮球理念格格不入。但要放在摆烂球队,以他的能力场均20分不是问题。篮网的托马斯就是个活例子,天赋不如惠特莫尔,现在不也混成得分王了?火箭这赛季要想走得更远,关键就看怎么用好这两个潜力股。格林需要继续打磨稳定性,惠特莫尔得学会在团队和个人之间找到平衡。话说回来,培养新人就像种地,光有好种子不够,还得看怎么施肥浇水。乌杜卡现在面临的选择题很有意思:是坚持团队篮球理念,还是给年轻人更多犯错的空间?从战绩压力来看,他更倾向于前者。但长远考虑,有时候就得忍受阵痛。当年勇士培养库里,不也经历过"浪投"的质疑?有意思的是,火箭现在这套阵容,和当年雷霆三少时期有几分相似。都是天赋溢出,但需要时间沉淀。区别在于,现在的联盟竞争更激烈,留给年轻人成长的空间更小。格林和惠特莫尔能不能打出来,既要看自身努力,也要看球队有没有这个耐心。说到硬解能力,这东西很玄乎。有些球员练一辈子也摸不到门槛,有些人天生就会。科比当年有个理论:关键时刻敢出手比能投进更重要。现在的火箭,缺的就是这种"敢"字当头的狠角色。从技术特点来看,格林更像传统意义上的硬解高手——能突能投,身体素质炸裂。惠特莫尔则偏向现代篮球的锋线打法,三分和突破结合得不错。两人要是能互补,火箭的未来还真值得期待。不过话说回来,NBA最不缺的就是天赋。每年选秀大会都会冒出几个"下一个乔丹",最后能打出来的凤毛麟角。火箭这两个年轻人,现在谈硬解能力还为时过早。但至少,他们给了球迷想象的余地。篮球说到底是个比谁得分多的游戏。关键时刻,把球交给最靠谱的人,这个道理从乔丹时代到现在都没变过。火箭现在要做的,就是找出谁才是最靠谱的那个。培养球星就像煮一锅老火汤,火候不到,味道就差那么一点。
我要是主教练季后赛打不开局势的时候,一定给白魔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