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梨园焕新颜宁陵三项专利助推梨产业升级

新晴宁陵 2025-04-20 21:38:37

科技赋能梨园焕新颜

宁陵三项专利助推梨产业升级

雨生谷雨,万物逢时。喜讯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传来,国家梨产业顾问组成员、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杜华带领研发团队,成功攻克“一种梨树嫁接辅助装置”“一种新型棚架结构”“一种水肥一体化设备”三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着千年栽培史的宁陵酥梨产业注入现代科技基因。据实验数据显示,使用此新技术后的梨树,果实大小均匀度提高20%,甜度提升10%。

作为中国酥梨之乡,宁陵县22万亩梨园承载着全县梨农的致富梦想。但传统种植模式面临的嫁接成活率低、树形管理粗放、水肥利用率不足等瓶颈,始终制约着产业升级。河南老坚决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杜华带领团队历时三年攻关,通过多组对比试验,最终形成覆盖全生产周期的技术解决方案。

“这三项专利构成完整的科技支撑体系,能切实解决传统梨树种植面临的问题。”杜华介绍,新型梨树栽培支架能提升光能利用率,进而增加糖度均值;新发明的梨树嫁接辅助装置可精准切割砧木与接穗,保障切口平整贴合,通过固定部件稳固二者位置,减少人为操作误差,提高嫁接成活率,并可调节嫁接角度与深度,适应不同品种嫁接需求,提升了嫁接效率与质量;水肥一体化设备则能将灌溉与施肥融合,实现精准控制水、肥的量与比例,均匀输送到果树根部,提高了水肥利用率,节省了资源,还降低了劳动强度。

专利技术的突破,带来产业链的深刻变革。近年来,宁陵县委、县政府通过政策扶持、强化服务、重点引导,促进全县梨产业链条企业不断加强专利技术构建的标准化生产体系,使宁陵酥梨优质果率不断提升,并催生出冻干梨片、梨膏棒棒糖等30多个深加工产品。

“这是科技特派员制度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典范。”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河南省梨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杨健介绍,此三项专利既包含实用新型突破,更形成可复制的技术规程,为黄淮流域梨产业升级提供的科技支撑。

走进杜华的600亩示范梨园,但见棚架整齐划一,滴灌管网纵横阡陌,工人穿梭梨树间轻松就可管理梨树。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梨园里,科技创新的脉动正激荡出乡村振兴的强音。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0 阅读:0

新晴宁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