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持续推动政务数字化改革,网连民生、云聚数据、墙护安全“三驾马车”齐驱——
宁陵县倾力打造智慧政务新生态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高会鹏

3月12日上午,宁陵县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各智能终端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前来办事的群众根据语音提示顺利办理相关业务,秩序井然。这一幕,正是宁陵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以数字化改革重塑政务服务新生态的生动写照。
作为河南省数字化政务改革的“排头兵”, 近年来,宁陵县锚定“一张网、一朵云、一道墙”三大路径,构建起覆盖全县的智慧政务体系,推动服务效率提升70%以上。
记者在宁陵县政务服务大厅看到,数据代替群众“跑腿”,AI为流程“减负”,一场“刀刃向内”的数字化革命,正悄然改变着政府与群众的互动方式。
“三网融合”构建智慧政务底座
“从村庄到县城,政务服务实现‘零距离’全覆盖。”宁陵县行政审批局副局长李恒源指着一张政务服务电子地图介绍,依托“一张网”工程,全县15个乡镇(开发区)、360个村(社区)的政务终端全部接入统一平台,30分钟政务“服务圈”基本成型。
在宁陵县政务云指挥中心,大屏实时跳动着全县业务数据:日均在线受理量超2000件,材料预审通过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8.5%。
这背后,是“一朵云”的强大支撑:通过整合公安、税务、社保等48个部门数据,实现“一次提交、全域共享”,企业开办材料从10份精简至7份,审批时限由5天压缩至2小时。
墙护数据安全,筑牢数字化“护城河”。通过“一道墙”工程,宁陵县建立三级防护体系,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溯源,成功抵御日均超10万次的网络攻击。目前,全县未发生一起重大数据泄露事件。
制度创新激活改革内生动力
标准化“操作手册”,让办事像“点菜”一样简单。在宁陵县政务服务大厅自助服务区,企业负责人刘强扫码调出“视频版”施工许可指南,对照动画演示逐步操作。
这种“傻瓜式”体验,源于标准化体系建设。宁陵县将2578项政务服务事项拆解标准化节点,推出“一码通办”清单,并通过AI质检系统实时监测流程偏差。改革后,群众咨询量下降60%,窗口人员日均处理量提升2倍。
“实现了开门红,春节过后我们就拿了红旗。”不动产登记窗口负责人吴栋玲不无自豪地说。宁陵县将42个部门的服务质量、效率纳入“红黑榜”,连续三月垫底的单位将被约谈。严格的绩效考核催生“鲶鱼效应”,企业设立“即来即办”率从65%跃升至95%,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缩70%。
项目人才双轮驱动赋能产业
如今,宁陵县为重大项目配备专属数字管家,通过智能预审、并联审批,将传统5天的流程压缩至一天,高效的政务服务为县域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保障。
智能精准且高效的政务服务,来源于宁陵县持续的政务人才培育。宁陵县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实施“数字菁英”计划,30名工作人员通过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培训转型为复合型人才,让政务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
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网办率达100%,电子证照调用次数突破十万次,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指标居全省第一方阵,获省级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