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风,撒哈拉的沙,北非的浪漫全在这里!

痴梅的旅游 2025-03-03 00:20:33

突尼斯虽小,却拥有丰富的历史与多样的自然景观。地中海海岸温暖宜人,沙滩绵延,空气中弥漫着茉莉花香与海风的气息,美味的海鲜更是令人垂涎。这里是享受阳光与海洋假期的理想之地。但突尼斯的魅力不止于海滩。从森林覆盖的海岸到南部撒哈拉的沙海,多样景观在短短几天内便可尽览。可以探索古老的罗马遗址,感受历史的厚重,或深入沙漠,体验自然的壮丽。这个北非小国,蕴藏着无限惊喜,等待你的发现。

首都突尼斯城(Tunis)堪称“活生生的历史书”。征服、贸易与独立的历史层层交织,为这座城市的文化与风貌增添了丰富而深沉的底蕴。漫步街头,到处都能感受到这种独特的历史韵味。

这片错综复杂的古老街巷是北非最令人惊叹的中世纪古城之一,也是突尼斯的珍贵宝藏。这里有无数带顶棚的市场,售卖从鞋子到水烟管等各类商品,热闹的咖啡馆、工匠忙碌的小巷以及点缀着色彩鲜艳大门的居民区交织在一起。

历史悠久的宫殿、土耳其浴室、清真寺和《古兰经》学院遍布巷中,许多建筑装饰华丽,有瓷砖、雕刻灰泥和大理石柱,展现着此地昔日的辉煌与艺术魅力。清晨是探索麦地那(Medina)的黄金时刻,此时除了商人们忙着开店、与邻居一起品尝芬芳的薄荷茶外,整个街区都笼罩在宁静而迷人的氛围中。

到了其他时段,Rue de la Kasbah和Rue Jamaa Ezzitouna这两条主街可能会变得异常炎热、拥挤和喧闹。不过,只需拐进旁边的小巷,就能继续享受宁静。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商店在周日全天关闭,许多商店在周五下午也会歇业,规划行程时需留意时间安排。

这座突尼斯顶级博物馆的最大亮点,是丰富的罗马马赛克艺术品收藏,这些马赛克作品生动展现了古代北非的生活图景,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巴尔多博物馆(Bardo Museum)馆内还展出了同样精美的希腊风格雕像和古迦太基雕像。这些珍贵的藏品陈列在一座由哈夫斯王朝(1228—1574年)建造的宏伟宫殿建筑群中,18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对宫殿进行了加固和扩建。如今,原始宫殿与一座现代风格的附属建筑相连,展览空间因此扩大了一倍,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观展体验。

迦太基遗址(Carthage Archaeological Site)位于首都突尼斯城东北约17公里处,濒临地中海,是古代腓尼基人于公元前814年建立的城邦,曾发展为地中海地区的贸易与政治中心,但因三次布匿战争于公元前146年被罗马彻底摧毁,而后重建为罗马帝国的重要城市。

1979年,该遗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尽管历经罗马、汪达尔、拜占庭与阿拉伯帝国的多次摧毁,迦太基遗址仍通过残存的建筑基址、墓葬文物与镶嵌画,展现了古代地中海文明的辉煌与多元。

突尼斯凯鲁万(Kairouan)是北非千年古城,公元670年由阿拉伯将领奥克巴·本·纳菲建立,曾是阿格拉布王朝都城,是与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同等重要的伊斯兰圣地。据说来这里朝拜7次,可以抵一次去麦加的朝圣。

奥克巴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Kairouan)是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宗教遗址之一,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由奥克巴于公元670年主持建造,历经多次重建,尤其在9世纪阿格拉布王朝时期形成今日的主体结构。

作为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它是马格里布地区信仰与学术的核心。其建筑融合阿拉伯、拜占庭与北非本土风格,包含庭院、祈祷大厅、宣礼塔及古代蓄水池系统,宣礼塔基座厚达3.2米,倾斜角度经过精确计算,可抵御沙漠强风。注意留意祈祷大厅内数百根取自罗马和拜占庭遗址的石柱,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三百柱清真寺”。

阿格拉比特蓄水池(Aghlabid Basins)是一处古代水利工程奇迹,于862年建造,旨在解决这座干旱城市的供水难题。看到这个世界文化遗产时,你大概会吐槽“这算什么‘世遗’,这么普通”——蓄水池系统只有两个圆形池组成(目前能看到两组),分为主蓄水池和较小的沉降池,尽管简单,这一系统却是伊斯兰世界早期水利工程的典范,它体现了阿格拉布王朝在工程与城市治理上的智慧,并助力凯鲁万发展为中世纪北非的宗教、文化中心。

苏塞(Sousse)是突尼斯东部的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这座城市以丰富的历史遗产、迷人的海滩和充满活力的文化而闻名,被誉为突尼斯“萨赫勒地区”的明珠。

每座城市中最有魅力的都是麦地那(Medina)老城中错综复杂的小径和两侧令人眼花缭乱的摊位,苏塞也不例外。这座老城于1988年被定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保存完好的中世纪阿拉伯城市布局。

其中的景点包括苏塞大清真寺(Great Mosque of Sousse)、伊斯兰军事堡垒里巴特(Ribat)和瞭望塔卡苏巴塔(Kasbah)。如果要在这里购物,记得对半砍价。

Sidi Bou Saïd是突尼斯最如诗如画的村落之一。这座悬崖顶端的蓝白小镇以13世纪苏菲派圣人之名命名,鹅卵石街道蜿蜒于蓝白相间的建筑之间,转角处总能瞥见令人惊叹的蔚蓝海景。

16世纪西班牙穆斯林的迁入,使这里的建筑融合了奥斯曼与安达卢西亚风格,显得很独特。

这座渔村完美诠释了19世纪欧洲人浪漫化的“东方主义”想象——他们不仅致力于保护真实风貌,更固守着这份虚实交织的异域情调(1915年该村被列为保护区)。推荐尝尝当地的甜甜圈Bambalouni,很像是撒了白糖的糖油饼。

万名工匠耗时8年,以30公里外运来的金色砂岩垒砌起这座可容纳3.5万人的竞技场——其规模仅次于罗马斗兽场,因身处北非沙漠而更显震撼。

埃尔·杰姆斗兽场(Amphitheater of El Jem)的中央是过去关押野兽和奴隶的地方,如今已经将其顶部拆除安装上铁网,方便游客到地下参观。斗兽场周围的观众席分为简约和豪华两种,明显可以分辨出曾经哪边坐的是平民,哪边是贵族。

登上残垣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这座庞然巨物。当你站在贵族观众席面对竞技场时,你的右手边为生门——也就是角斗士入场的地方,以及胜利者离开的地方,而左手边是死门,就是尸体被抬走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进入场地的人能够保证自己一定能从来的地方离开。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