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什么时候,健康无暇的皮肤都符合大众的审美,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生活习惯改变,皮肤问题反而越来越常见。例如以前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人群中的痤疮,近年来在成年群体中愈发常见,而痤疮对外貌的破坏又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社交工作中的障碍之一。
痘痘正式的名称是痤疮,是一种发生在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它的发生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如果没有及时正规治疗并对生活方式加以调整,痤疮可能在反复发作中不断加重,甚至出现痤疮瘢痕等永久性损伤。正因此,大部分患者都想让痤疮快点好起来,那么在口服异维A酸的同时能不能一起刷酸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口服异维A酸和刷酸在痤疮治疗中分别起到什么作用,又会给皮肤带来哪些影响。
异维A酸:强大的皮脂腺抑制剂,多环节同时起作用痤疮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目前认为和皮脂腺异常分泌油脂、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大量繁殖并引起周围组织炎症有关。异维A酸具有强大的皮脂腺抑制功能,口服异维A酸可同时作用于上述痤疮发生的4个关键环节,起到缩小皮脂腺组织,抑制皮脂腺活性,减少皮脂分泌,减轻上皮细胞角化及毛囊皮脂腺口的角质栓塞,通过改善皮肤微环境进而间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数生长繁殖,还可参与调控与痤疮相关的免疫因子起到抗炎作用,并可预防痤疮瘢痕形成。
异维A酸的作用在多年临床应用中得到印证,在痤疮治疗中有着重要地位,国内外多个指南均将其列为中重度或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用药。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一般3~4周起效,疗程用药应根据患者皮损控制、用药剂量及对药物耐受情况个性化制定,通常不少于16周。在痤疮皮损得到控制后,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降低剂量继续巩固治疗2~3个月,以减少痤疮复发。
药物作用具有双面性,异维A酸是治疗痤疮的有效药物,它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常见,但停药后绝大多数可恢复,严重不良反应少见或罕见。异维A酸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皮肤黏膜干燥,主要和它强大的抑制皮脂腺作用有关,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发现皮肤从泛油变得干燥,或伴有口唇、鼻腔和身体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等。因此皮肤变得干燥是口服异维A酸之后最为常见的变化。
刷酸: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刷酸,字面理解可知是通过使用酸性化学剥脱剂涂抹在皮肤表面起到治疗和美容作用的一种方法,正式名称是化学剥脱术或化学换肤术。浅表化学剥脱术主要包括果酸、水杨酸及复合酸等,具有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粘着性、加速表皮细胞脱落与更新、刺激真皮胶原合成和组织修复和轻度抗炎作用,减少痤疮皮损同时改善皮肤质地,临床上用于轻中度痤疮及痤疮后色素沉着的辅助治疗。
深究刷酸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剥脱剂造成皮肤不同层次的可控损伤、利用创伤修复原理促进皮肤重建,根据剥脱深度,可分为极浅表剥脱、浅表剥脱、中层剥脱和深层剥脱。
口服异维A酸期间能否刷酸?痤疮引起的炎症反应可破坏毛囊结构,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而异维A酸会让皮肤变得干燥,刷酸同样会对皮肤造成损伤,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口服异维A酸期间就完全禁止刷酸,是由患者的皮肤屏障受损情况而定。如在经过皮肤敏感度、皮肤屏障受损情况等综合评估后,患者可接受由专业医生操作的极浅表和浅表化学换肤术。
另外,口服异维A酸期间以及停药后6个月内,不建议进行下述皮肤手术治疗,包括全脸皮肤磨削术、机械皮肤磨削术,针对全脸或非面部区域的全剥脱性激光(非点阵),中深层化学换肤等。
痤疮通过对外貌、个人形象的破坏,往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而出于想快点治好的心理,没有经过评估就自行用药或者是刷酸等行为可能会给皮肤带来更加严重的损害,反而增加了痤疮治疗的难度。口服异维A酸是痤疮的一线治疗方法,不过用药期间的皮肤治疗必须由医生评估并指导进行,不建议自行操作。
参考资料: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鞠强,项蕾红,等.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3, 52(5):298-307.
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 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