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赠友邦,不与家奴”,这句话一直被人误以为是慈溪说的,但它其实来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文中说:“大学士刚毅尝语人曰:‘改革者,汉人之利,而满人之害也!我有产业,吾宁赠之于朋友,而必不使奴隶分其润也!’”。
虽非慈禧所说,但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它适用于过去,也适用于现在。
突出的表现是国际友人自媒体在内地的迅速崛起。从伏拉夫到卡塔尔小王子,我们从未如此自卑。
国际友人自媒体能爆红,当然是反映了我们对外界求知的迫切。由于网络和语言的隔离,普通民众既对外界充满兴趣,又无法突破障碍。这种需求被寄予到自媒体上,于是一大批国际友人创办的自媒体频道迅速曝光,获得了巨大流量。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慢慢的性质变了。一大半自媒体在摸清流量密码之后,做出转变。不再以异国要素为输出重点,转而输出情绪,以迎合我们的心理需求。其中的代表就是伏拉夫,他以夸张的,然而简单的夸奖中国收获了大批粉丝,尽管他已“翻车”,但只要制造他的群众心理不消除,这种造星之路会一直出现。后殖民主义中有一个“东方主义”,简单说就是西方人对东方人的错位想象,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现在似乎在民间有一种“西方主义”,以错位的西方想象为特征。在自媒体领域的反应是呼唤“洋人”主动说出迎合自己的言论,最好是真心,但如果是假意,也不在乎。
我们向来是不把自己人看得很重,所以只要你转身成为自己人,你说的话就没有份量,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华裔做自媒体无法火起来的原因,因为你太像我了,走到天涯海角你都无足轻重。
深刻
从来没觉得做个惊讶的表情有多新鲜, 只不过被利用了
其实有一部份中国人本质上跟韩国没两样,充满自卑感,热衷于别人虚伪的夸赞,虚荣心爆棚,真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