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铁和园社区“西城大妈”党员爱心岗——幸福“加油站”

西城大妈 2024-12-13 15:27:34

为户外工作者递上一杯茶水,为社区居民提供爱心雨伞、急救药箱,为过往行人义务指路、提供自行车打气筒……自2023年9月至今,广外街道京铁和园社区设立的“茶之缘”党员爱心岗已经开展了277天,“西城大妈”平安志愿者们守着这小小一方岗亭,提供了超过800小时的志愿服务,服务人员近3000人次。

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去年夏天,正值天气炎热之季,一座红白色调的小亭子在京铁和园社区悄然出现,由“西城大妈”组成的爱心岗志愿服务队成了这里的主力。一年多以来,这里不仅是服务社区居民、过路行人和户外劳动者的贴心窗口,也是退休老党员“西城大妈”们发挥余热的舞台和阵地。

爱心岗不仅为许多人提供了爱心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西城大妈”志愿者的温暖和关爱,也成为京铁和园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今年年初,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公布了2023年宣传推选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名单,西城区有十个社区被评选为“首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广外街道京铁和园社区光荣在列。除此之外,“茶之缘”党员爱心岗志愿服务项目还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爱心岗志愿服务队也被评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近日,京铁和园社区开展了党员爱心岗年度总结活动。在社区党委的带领下,在岗亭提供志愿服务的“西城大妈”们共同回顾了爱心岗中发生的一个个暖心瞬间,体会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大家为给他人带来的帮助和温暖而欣慰,为得到的荣誉而自豪,并共同探讨对爱心岗未来发展和志愿水平提升的设想。

京铁和园社区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硕士刘晓晨为志愿者们开展“服务中语言的艺术”课程培训。通过故事、案例,刘老师引导大家深刻思考沟通的重要性,全面讲解了沟通的方法及应用,让志愿者们在提升沟通水平和说话艺术方面获益颇丰,为提升志愿服务水平、全面展现志愿者风采积蓄更大动能。

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每周一至周五,退休的“西城大妈”党员在爱心岗轮流值班;周末,社区在职党员和青少年志愿者也积极到爱心岗进行志愿服务,大家共同努力延长爱心岗的开放时间,让志愿精神时刻在社区流淌。

不久前的一天,京铁和园社区服务站来了两位穿着志愿者马甲的小小“西城大妈”,他们拿着一个黑色的钱包,对社区工作人员说:“阿姨,我们捡到了一个钱包!”原来,这两位小志愿者是姐弟俩,住在京铁和园小区六号楼,参加了社区爱心岗的周末志愿服务,在过往居民较少的时候,两人轮流在小区周边巡逻。

在巡逻中,弟弟发现一辆共享单车车筐里躺着一个钱包,他在车周围等了一会儿,未见有人来,便把钱包拿回了岗亭,并将情况告诉了姐姐。姐姐查看后,细心地发现钱包中夹着一张纸,上面有电话,便打了过去。

“您好,请问您的钱包是不是丢了?我们在车筐里发现的。”

“你好你好,对对对,我钱包不见了,原来是落在共享单车车筐里了!”

“叔叔,怎么证明这钱包是您的呀?”

“小朋友,你翻钱包,里面有我的身份证、医保卡、银行卡,我叫.....”

“叔叔,我们一会儿把钱包放到京铁和园社区服务站,您可以去那里领。”

……

了解事情的原委后,社区工作人员对两位年龄小、心思细的“西城大妈”竖起了大拇指,夸赞他们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不一会儿,钱包主人来到了社区服务站,对两位小志愿者和社区表示感谢。社区工作人员细致核实信息后,将钱包物归原主。

许多社区居民说:“爱心岗为居民和行人提供了‘最后一厘米’的服务,像‘加油站’一样,为居民加满幸福。”京铁和园社区将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在“西城大妈”平安志愿者的助力下,积极传递正能量,让社区处处显文明、时时有和谐。

*广外街道

1 阅读:2

西城大妈

简介:北京市西城区平安志愿者西城大妈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