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快讯丨“红色基因助力民营经济新发展”论坛在新疆举行

红船融媒 2025-03-18 15:26:17

2025年3月17日,“红色基因助力民营经济新发展”论坛暨“传承红色基因·踏寻先辈足迹”主题活动在新疆库尔勒市拉开序幕。

本次论坛和活动由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红船编辑部和新疆百和投资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参加此次活动的嘉宾包括——

党和国家早期领导人滕代远之子滕飞;

开国上将刘亚楼之子刘煜滨;

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

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

人民军队创始人之一叶挺将军孙女叶莲;

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

革命先烈赵世炎之孙赵新炎;

开国上将张爱萍之孙张又亮的代表张铁森等人。

3月17日上午,“红色基因助力民营经济新发展”论坛在库尔勒梨城百和酒店举行。

▲论坛现场

论坛开始后,红船编辑部主编李秀平代表主办方发言。她在发言时说:“新疆是一片令人满怀敬意和感动的土地。这里是革命先烈毛泽民、陈潭秋牺牲的地方;王震将军曾率领10万官兵在此平匪患并屯垦戍边;成千上万内地青年为支援边疆建设来到这里。他们艰苦奋斗、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最宝贵的红色基因。”

▲陈文恺

民营企业家代表、新疆百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恺在发言时表示:“在新疆这片热土上,老一辈革命家曾留下光辉足迹。他们不畏艰难为新疆的解放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革命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营企业经营者,我有义务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也有责任把企业经营好。”

▲滕飞

滕飞在发言时介绍了位于新疆巴州的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的历史,并讲述了其父亲滕代远抗日战争时期在新疆工作的故事。他说:“我国虽然已于1996年暂停核试验,但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永存。”

▲刘煜滨

“我当兵的时候,是在空军。有一次曾经往新疆的一个基地运送过试验用的器材。因为保密,一直不敢确定那个基地是不是马兰基地。”刘煜滨说。在谈到民营企业的发展时,他特别提到,对民营企业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

▲陈人康

“我与库尔勒有不解之缘。”陈人康在发言时说。接着,他介绍了中央在1958年决定建设马兰基地时,其父亲陈士榘作为司令员带领10万特种兵建设基地的过程。因为对马兰基地的深厚感情,陈士榘上将去世后,部分骨灰安葬在马兰。

▲张晓龙

张晓龙围绕“革命先辈的精神如何助力民营经济发展”这个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举了其祖父张云逸大将担任新四军参谋长期间,为解决部队的经济困难开办生产飞马牌香烟的工厂的例子,鼓励民营企业家在遭遇困境时,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

▲叶莲

叶莲讲述了其父亲叶正大,在祖父母和他们的两个子女一家四口遭遇空难,家里的天塌了之后,成长为新中国航空科研奠基者之一的故事。她也从自己的视角,讲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发展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张峰

张峰在发言中,讲述了彭德怀元帅在新疆和平解放期间的几个故事,其中一个是“撕画像”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乌鲁木齐数万人涌上街头庆祝解放。外公看见人群中有人抬着一张自己的画像向主席台走来,马上走下主席台,把自己的画像撕了。他对身边的人说‘万岁的口号,应该还给人民。’”在谈到民营企业发展时,张峰认为:“基层政府在决策时不应太过拘谨,要多为民企做实事。”

▲赵新炎

退休前一直在国企工作的赵新炎,对民营企业也非常了解。在他看来,民营企业承担着就业、吃饭、创汇等重要任务,也面临着被“跨省追捕”和“税务打击”等问题。赵新炎对民营企业提出三点建议:“做正当生意,不走偏门;做让社会离不开你的事;灵活应对外部压力。”

▲张铁森

张铁森从三个方面讲述了红色基因与民企发展的关系:“以艰苦奋斗为底色,锻造企业发展的韧性;以勇于担当为使命,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以红色之旅为纽带,激活精神传承的实践。”他寄望企业家“永葆初心,共赴星辰大海。”

此外,特邀代表,民进中央出版传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道》金融财经主编张洪祯参加论坛并发言。

▲合影留念

在论坛结束后,“传承红色基因·踏寻先辈足迹”主题活动随即展开。

撰文:李秀平视觉:王学民统筹:李秀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