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闻|新四军老战士田宗豪逝世,享年96岁

红船融媒 2025-04-18 10:16:25

4月18日,红船编辑部从田宗豪亲友处获悉,优秀共产党员、新四军老战士田宗豪同志,于2025年4月17日上午10点50分逝世,享年96岁。

田宗豪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25年4月21日上午9点,在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举行。

据了解,1929年腊月,田宗豪出生在江苏省阜宁县田舍村一个下中农家庭。1946年,正在读中学的田宗豪加入了新四军。参军后,他被分配到电讯队,随着大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加了淮海、渡江、上海、济南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他加入新组建的海军,又开始了新的征程。1979年,田宗豪转业到地方工作,历任北京市石景山区建委主任、劳动局长、人防办主任,1989年离休副局级待遇。

▲田宗豪

参加新四军

少年田宗豪加入了新安旅在盐阜地区发展的抗日儿童团,并担任喻口区儿童团的团长,小小年纪就发挥了自己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带领儿童团的孩子们四处站岗放哨、送鸡毛信、写抗日标语、表演抗日节目。

在和新四军的接触中,他逐渐坚定了“一定要参加新四军”的想法,终于在17岁那年加入了新四军,先后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淞沪战役、广西战役等诸多战斗。

一九四五年,田宗豪考入苏北联立中学,后改为华中建设大学附中。这是一所共产党领导的,培养解放区建设人才的学校。然而,在校园学习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军队占领了淮安解放区,将田宗豪所在的中学充为军营,并扬言“三个月消灭共军”,一时革命处于低潮。

一九四六年冬,随校战略转移途中,田宗豪响应党的号召,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他说当兵就是想早一天打垮蒋介石,夺回他们的中学,继续读书,多识几个字,为乡亲们编春联,写家信,为人民服务。

新兵训练期满后,他被分配到第12纵队无线电训练队任文化教员。有一次,党员开会没通知田宗豪,他质问党员同志为什么不叫自己。17岁的田宗豪以为参了军,把自己交给党,就是党员了。一个叫朱淮的党员向他解释道,“你才17岁,满18岁才能入党。而且入党是有严格标准的,还要接受战火的考验。”

于是,经过一段枪林弹雨的部队生活之后,田宗豪满怀信心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工作和学习更加努力,期盼着尽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党员。

火线入党

一九四七年十月,前方探到敌人准备来偷袭我方驻地,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准备转移。而我队有教材正在镇上石印厂印刷,还需要三四个小时才能完成。

田宗豪主动向领导请求留下,保证人在教材在,决不让教材落入敌人之手。他一边要求工人加快印制速度,一边请民兵派人在三里外放哨,有敌情立即鸣枪示警,同时想到用烧香的办法代替时钟掌控时间。时间飞逝,气氛紧张了起来……

子弹在他身边嗖嗖飞过,有两个民兵负了伤仍坚持战斗。田宗豪赶紧交待身边的民兵:“如果我牺牲了,无论如何要妥善保管好这捆东西,千万不能落入敌人之手。并想方设法交给12纵队司令部。”

他们边打边撤,敌人跟了七里路,才停止了追击。田宗豪这才轻松喘了口气,谢别了护送他的民兵同志,穿过了一道难越的封锁线,继续向前奔走了五十里,找到了部队。

经过这场生死考验,在三个月之后的一次支部大会上,同志们以全票通过了田宗豪的入党申请,他终于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战争年代,田宗豪先后参加过解放济南、淮海、渡江、淞沪和广西边境等五大战役。在田老看来,身上的每一枚勋章都是非常宝贵的,而其中又以淮海战役纪念章的分量最重。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上级任命田宗豪为12纵队司令部参谋处收发员,负责司令部作战文书的收发管理工作。淮海战役一共打了整两个月,消灭55万敌人,他也圆满完成了发送命令和文书共1121件的任务,做到无一差错。

学习不止

田宗豪出身贫苦农民,家贫读不起书,他念小学和初中都是党为他创造的学习条件。感念党的恩情,上学时他就有一个梦想,要把自己学到的文化服务于革命事业、服务于普通群众。

他钟爱读书,家有藏书近两千册,每年订阅多种报刊杂志有时间就学,读书看报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在阅读中勤于思考,有时还记读书笔记。他拜老伴侯孝筠为师帮助自己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夫妇均已耄耋之年,仍坚持“学无止尽,上下求索”。

到了晚年梦想成真,他甘于奉献手中的笔墨,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一直乐在其中。

退休后,田老依然秉承着一颗爱党之心,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区。他曾多年担任石景山区八角街道“红色短信”创作员,还坚持创作了一大批优质诗词书法作品。社区里东邻西舍无论谁家有了难事儿、急事儿、烦心事儿,只要他能帮上忙就一定会帮。田老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老党员“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精神。

【资料来源:石景山区委老干部局、新京报、青春北京公众号、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等】

撰文:李影

视觉:王学民

统筹:李秀平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