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看到身边一些上了年纪的长辈,精神矍铄地活跃在各种运动场合,心里是不是也会涌起一股想要效仿的冲动?觉得运动肯定是百利而无一害,多运动就能永葆健康活力。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好好唠唠这里面的门道。
那天,我在门诊接待了一位六十岁的李大爷。他走进诊室的时候,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难掩疲惫之色,额头上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李大爷一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我:“医生呐,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先跑个八公里,然后去公园打一个多小时的网球,下午还会去游个八百米,您说我这样运动量够不够?会不会有点太拼命啦?” 我看着李大爷,心里不禁叹了口气。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临床经验的医生,我见过太多像李大爷这样满怀热情投入运动,却在不知不觉中伤害自己身体的中老年人。
李大爷以前是一名中学老师,退休之后,他就想着要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延缓衰老。他一直觉得,运动就是最好的 “保养品”,只要多运动,身体就能越来越好。可就在前几天,他在跑步的时候,突然感觉胸口一阵发闷,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脚步也开始踉跄,差点就摔倒在路边。幸好旁边有个年轻人眼疾手快,一把扶住了他,这才没出什么大事。但这件事可把李大爷吓得不轻,也让他开始对自己的运动方式产生了怀疑,所以赶紧来医院找我咨询。
我让李大爷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等结果出来后,我指着心电图和血压测量数据,严肃地对他说:“李大爷,您看,您的心电图显示有心律不齐的情况,血压也比正常范围高了不少,这些都和您过度运动脱不了干系啊。” 李大爷听了,一脸的疑惑,他说:“医生,我在网上看了好多文章,都说多运动能长寿,怎么到我这儿就不行了呢?”
李大爷的这个问题,其实反映了很多中老年人的困惑。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确实是毋庸置疑的,它能增强我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还能让我们心情愉悦。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适度运动和过度运动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界限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人上了年纪之后,身体的代谢能力就像一辆逐渐老化的汽车,动力越来越不足;心肺功能也大不如前,就好比一台老旧的发动机,运转起来越来越吃力;骨骼强度也在慢慢下降,变得更加脆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进行过度运动,那可就不是在养生,而是在 “伤身” 了。过度运动不仅不能改善身体状况,反而会像给身体这座大厦施加过多的压力,加速器官的衰竭,甚至缩短寿命。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讲三种中老年人尤其要注意的运动。
一、高强度有氧运动:看似强身,实则伤 “心”
很多中老年人都特别热衷于长跑,觉得跑得越多,身体就越健康。就像李大爷,每天雷打不动地跑八公里,他还以为自己是在给身体 “充电” 呢,殊不知,这其实是在给心脏增加沉重的负担。过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让心脏像一个超负荷运转的机器,不停地高速跳动,时间一长,就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美国的心脏病专家做过一项研究,他对大量 60 岁以上的人群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每周跑步的总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150 分钟,单次跑步的时间呢,控制在 30 分钟以内是比较合适的。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心脏病发作的风险就会像坐火箭一样直线上升。想象一下,心脏在胸腔里拼命地跳动,却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和氧气供应,那该是多么危险的场景啊。就像李大爷这次跑步时出现的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就是心脏在向他发出 “抗议”,告诉他:你运动过度啦,我快受不了啦!
二、负重训练:增肌不成,反伤关节
还有一些老年人,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强壮,增强肌肉力量,就特别喜欢去尝试举重、负重深蹲等力量训练。这些运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肌肉,但是大家别忘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关节和脊椎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它们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我就认识一位 65 岁的王爷爷,他退休之后,就办了一张健身房的会员卡,想要通过力量训练来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硬朗。一开始,他还挺开心的,觉得自己找到了一种新的生活乐趣。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有一天,王爷爷在做负重深蹲的时候,突然感觉腰部一阵剧痛,当时就站不起来了。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腰椎间盘突出。这可把王爷爷和他的家人急坏了,好好的锻炼,怎么就练出病来了呢?医生说,这就是因为王爷爷过度进行负重训练,给关节和脊椎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才导致了这样的后果。王爷爷后悔不已,他原本是想通过运动让自己更健康,没想到却给自己的晚年生活带来了这么大的困扰。
三、竞技性对抗运动:快乐运动,小心受伤
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这些竞技性对抗运动,在中老年人当中也非常受欢迎。大家聚在一起,打打球,聊聊天,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增进感情,听起来确实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但是,大家可千万别忘了,我们上了年纪之后,反应速度和平衡能力都大不如前了。在这些竞技性对抗运动中,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发生意外。
比如说打羽毛球的时候,为了接球,突然一个急转身,就有可能扭伤脚踝;打乒乓球的时候,为了救一个险球,猛地向前扑,就有可能摔倒在地;打篮球的时候,和别人发生碰撞,就有可能受伤。我就听说过一位 70 岁的赵大爷,他特别喜欢打乒乓球,有一次在和球友比赛的时候,他为了救一个擦边球,脚下一滑,直接摔倒在地上,结果手臂骨折了。这可把他疼坏了,好几个月都不能正常活动。所以说,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在参与这些竞技性对抗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安全第一。
李大爷听了我的一番话,恍然大悟,他赶紧问我:“医生,那我以后该怎么运动才好呢?” 我笑着对他说:“李大爷,您可以试试‘325 原则’。就是每周运动 3 次,每次 25 分钟左右,运动的时候呢,要保持 5 分钟心率在 120 次 / 分钟以下。像快走、太极拳、游泳这些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就非常适合您。这样既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又不会给身体造成太大的负担。”
我还特别提醒李大爷,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活动一下关节,拉伸一下肌肉,让身体热起来。运动的时候,也要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如果出现胸闷、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可千万不能硬撑着,要立即停止运动,及时去医院检查。
几个月后,李大爷又来医院找我复查了。他一见到我,就开心地说:“医生,太感谢您了!我按照您说的方法调整了运动计划,现在每天早上起来去公园散散步,打打太极拳,感觉身体比以前好多了。” 看着李大爷容光焕发的样子,我也打心底里为他感到高兴。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