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潜伏在日伪心脏的中共特工送来手绘图,粟裕:枪毙电报科长

在东方寻史 2025-01-18 22:24:35

1942年,身处新四军总部的粟裕接到了来自在日伪军中卧底的消息,脸色大变之余竟然让人将电报科科长抓起来枪毙。

此举引起了周围战士的疑惑,为什么突然要枪毙电报科科长呢?那封来自卧底的消息中究竟写了什么?

1、突如其来的枪毙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为了保证革命的顺利成功,我党前后在日伪军内部埋伏了多个特工,负责为我党提供战时情报。

在这些无名英雄的辛勤付出中,我党和军队躲开了一次又一次敌军的围攻和袭击,他们是对革命事业最为忠诚的人。

但与此同时,我党内部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敌军的细作,正肆意窥探我军的高度机密,情况不容乐观。

而就在1942年的一天,作为新四军指挥官之一的粟裕正在焦急的等待我党特工送来的情报,如果还不能知道日伪军的具体动向,那么新四军就真的危险了。

正在踱步之时,一份新鲜的情报呈递到了粟裕手中,没想到在看完内容之后,粟裕脸色大变,随即就叫来了自己的警卫员,说道:“去把电报科科长抓起来,准备枪毙。”

这个命令让身边的警卫员大吃一惊,以为是开玩笑,但看着粟裕的表情,警卫员不禁胆寒,便照做了。

粟裕为什么在看完日伪军特工送来的情报之后就让人枪毙电报科科长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隐情?

2、卧底

在战争时期,少不了敌我双方的明争暗斗,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双方都会在对方的阵营中埋伏多个卧底或特工,通常都是与指挥官直接联系。

基于此,我党内部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潜伏的日伪军特务,从而保证革命事业的顺利进行或者赢得战斗胜利,当然敌军也一样。

所以,当施亚夫被上级派往敌军进行卧底任务时,他早就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只是为了成就党的伟大事业而努力。

自1930年加入我党以来,施亚夫就一直以党的利益为重,所以在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之后,他已经练就了沉着冷静的品质。

也是因为如此,在1940年,他在我党的安排下成为南通县宪兵队和特务队队长,正式开始了潜伏任务。

在当时的情况下,施亚夫掌握的军事实力是一个可拉拢的对象,所以,早已经沦为叛徒的汪精卫就对施亚夫打起了主意。

此举正好遂了施亚夫的心意,自然这场拉拢也是顺理成章。在与汪精卫心腹的谈话中,施亚夫时不时的透露出自己唯利是图的一面,并且表示如果汪主席能让自己获得权利和地位,自己一定尽忠尽力。

这话一出,汪精卫便十分高兴,再加上身旁心腹的鼓动,便对施亚夫毫无戒心,不久就将他拉近了日伪军的中心,让他担任伪七师师长。

有了正式的身份之后,施亚夫便开始了他的情报打探之路。就在一次日伪军的高层会议中,他得知了日本人想要进行“清乡”计划的消息。

彼时的他虽然坐在一众日伪高官之中,但心思却在新四军中。如果这次作战计划一旦成功,新四军将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必须要及时报告给新四军。

于是,施亚夫便在会议过程中找来自己的副官,并假借买东西之名将情报送了出去。随即,身在新四军的粟裕就收到了这个消息并得到了具体的行动手绘图。

为了保护新四军的力量,粟裕立刻召集高层人员制定反制措施。但令人惊讶的事却在这之后发生,让施亚夫细思极恐。

原本以为只要情报送出去,新四军就能逃过一劫,但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的日伪军高层会议中,竟然出现了新四军反“清乡计划”的详细作战部署。

这让施亚夫难以相信,这份计划是怎么传出来的呢?难道新四军中也有卧底吗?抱着这样的想法,施亚夫开始了谨慎的试探。

而试探的第一个人就是十分信赖自己的小林信男。虽然刚开始他还不相信施亚夫,但在多次的对敌作战中,施亚夫的言听计从让小林信男彻底消除了戒心,这也是他能够参与高层会议的原因。

于是,施亚夫便来到了小林信男的办公室,故作担心的说出了自己的怀疑,不明真相的小林自然十分疑惑,连忙问及缘由。

这时候施亚夫才故作真诚的说道:“您看新四军如今身处的地点,他们怎么会笨到选一个三面暴露的地方开会呢?”

小林思考了一下,但随即眼神又变坚定的说:“这个你可以放心,这个消息绝对真实,因为这是我们在新四军内部的报务员卧底发来的。”

听到小林这样说,施亚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嘴里便说着:“原来小林将军已经有这么高明的计策了,那是我多虑了,看来这次我们一定可以将新四军一网打尽。”

小林听见这话高兴了不少,施亚夫便趁机找借口离开了。随后,他便派自己的心腹将卧底的事情迅速传递给了粟裕。

而那封情报上写的就是新四军内部存在报务员卧底的事,粟裕这才回忆起当时制定反“清乡计划”时的那几个高层人员。

之后,他迅速锁定了身为电报科科长的工作人员,既参与了那次高级会议又是报务员的身份,这才下令让人将他枪毙。

事实证明,粟裕的判断没错,电报科科长确实是日伪军的卧底。但在除去这个心腹大患之后,粟裕却仍旧开心不起来。

问及原因,他只是说,连能参与高级会议的电报科科长都能成为卧底,焉知别的高级将领之中没有其他卧底呢?

自那以后,粟裕便更加谨慎的对待每次会议和作战计划的制定,同时,也在暗中查找我军内部敌军卧底的蛛丝马迹。

而施亚夫也继续在日伪军中进行正常的情报工作,直到1944年才历经艰难万险回到了组织的的怀抱。

施亚夫的卧底任务至此完成,但在敌军的内部,仍旧存在着多个默默奉献的革命战士,我们应该为他们鼓掌,正是因为有像施亚夫这样的革命者存在,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一片光明。

参考资料:

施亚夫——百度百科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