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盘算了一下,一边是靠商演自力更生一年纳税近两千万的德云社,一边是吃着财政拨款年花费接近两千万的中国曲协。这两者明明都打着“弘扬曲艺”的旗号,怎么走出了完全不同的路?靠实力“挣钱”的德云社,和靠国家“养着”的曲协,这对比可真有点扎眼。
看到这,你可能会想问:德云社凭什么能一年交上两千万税?曲协作为一个代表曲艺界的官方组织,这近两千万都花在哪儿了?比起德云社这边的敲锣打鼓,一票难求,曲协的存在感为什么显得那么薄弱?让咱今天聊聊这事!
先看看德云社这几年混得多风生水起吧。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当年郭德纲刚带着几个徒弟在京郊的小茶馆里说相声,真的是穷到摆地摊卖鞋垫、大面缸里泡馒头的地步。起点低到尘埃里,但人家愣是一步步爬了起来。
最开始,德云社是靠低票价吸引观众,用地道的相声实打实撑起了这个民间小社团。后来,相声市场逐渐被重塑,郭德纲不仅开创了“返场”环节这种新玩法,还在表演中加入针对年轻人的热点、笑梗,让相声有了新的生命力。短短十几年,德云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社团成长为相声界的“大腕”,各类巡演几乎场场爆满。
尤其是这两年,德云社把相声带到了国际舞台。从悉尼到纽约,不光华人爱看,就连一些外国人也对他们的表演拍手叫好。靠着在线售票、大型商演、周边产品等多线齐发,光是2022年,德云社的纳税额就接近两千万。不得不说,这风头,可真是挡不住啊。
但我要说一句啊,纳税只是冰山一角,德云社这份成功背后更多的是市场化的努力和商业化运营的成功。不过,问题也来了:说到底,相声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当它变成一种高度商业化的消费品时,是否还能保留原汁原味的传统精髓?这个问题,咱们留着后面深入聊。
再说回国字号的中国曲协,跟德云社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它的财政依赖了。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曲协一年开支将近两千万,其中有一大半的钱直接来自国家财政拨款。绕了一圈,你的钱,我的钱,咱们每个纳税人的钱,都成了它的“工资”。
当然,曲协的主要任务本来就不是赚钱,而是负责传统曲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但是话说回来,近两千万的开支具体干了些什么,这恐怕很多人跟我一样一头雾水。是培养了基层艺人?还是举办了很多推广曲艺的活动?也没见有太大的动静啊。
更让人诟病的是,曲协的存在感确实不高。大部分普通观众知道德云社的郭德纲,但一提到曲协,谁在负责、干了什么,可能一脸茫然。要说是扶持曲艺,为什么咱没看到更多的优秀相声、京剧或者快板演员受到国家支持呢?
说到这儿,你可能跟我一样,心里不禁冒出一连串的“问号”。同样是“弘扬传统曲艺”,为什么一个靠商演做得风生水起,另一个却高度依赖财政拨款还显得脚步沉重?这或许并不是德云社和曲协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两种运作模式的必然结果。
德云社选择了市场化的路子。从投入到产出,所有环节都需要他们自己摸索、试探,找到吸引观众的方式。他们也确实做到了,新媒体传播、全国巡演甚至跨界合作,他们都玩得溜。有商业化的带动,再加上郭德纲个人的影响力,这才有了如今的繁荣局面。
而曲协的路是完全另一个方向。它作为一个官方组织,更像是曲艺界的“娘家”,担负着保护传统艺术、不让老手艺失传的责任。可以说它的公益属性大于商业属性,这决定了它的一部分盈利能力的缺乏。
问题在于,这种资金上的差别是否真的是理所当然?或许国家财政拨款确实需要专门去扶持非盈利的艺术形式,但作为公众资金,曲协有没有给普通人交出一份让大家认可的“答卷”?比如,把钱更多地倾斜给基层艺术家,举办更多公益性的表演活动,这样是不是能让人心服口服?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一个大胆的设想:曲协可以直接“收编”德云社,把德云社赚来的这些钱用于支持其他传统曲艺。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个一举两得的提议,但仔细琢磨,问题就来了。
德云社走的是市场化的商业模式,完全依赖市场需求和观众喜爱生存,而曲协的工作更多依赖国家政策扶持,两者存在着理念和文化上的差异。强行把德云社纳入曲协体系,不仅会打破德云社原有的创新活力,说不定还会导致内部机制的矛盾升级。别忘了,郭德纲自己就是因为当年从传统体制脱身出来,才能有今天的一番天地。
那么,两者有没有更好的合作方式?我觉得是可以有的。比如,曲协可以向德云社借鉴商业化运营的成功经验,而德云社也可以主动与曲协合作,支持一些公益项目或基层艺人的培养。这样一来,既能发挥德云社的市场号召力,也能提高曲协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咱再来看一下眼下整个曲艺市场的趋势。不可否认,当代年轻人对于传统曲艺的兴趣确实不高。快节奏的生活让他们更愿意消费德云社这种“快餐式”的相声表演,而不愿意去静下心听一场传统戏曲。想要盘活这个市场,既需要像德云社这样的先锋品牌带头赚吆喝,也需要像曲协这种组织守住文化底线,二者缺一不可。
未来是不是有更多的曲艺团体能向德云社一样实现自力更生,或者更多公益活动让基层曲艺真正被支持到位,还是个未知数。但有一点是铁板钉钉的:守得住传统,还敢于创新,才能让曲艺文化在新时代活出个“新模样”。
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坚持。传统和创新,不应该是对立面,而应该是曲艺路上的两条双轨。这事儿,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就看咱们怎么走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