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关键在于无所事事,地球也是如此

东江学习社吖 2024-10-14 09:59:20

李银河写过一篇散文《长寿的关键在于无所事事》,只看标题,我就觉得很有道理。

杨绛活了105岁,就在于豁达,用她的一句话来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淡然通透,就是长寿的秘诀。

1948年,新华社公布了43名战犯,其中长寿的不少。宋美龄活了106岁,何应钦97岁,顾祝同94岁,陈立夫101岁,张群102岁,顾维钧97岁,薛岳102岁……

为什么会如此?大概就是因为战败了,逃到了岛上,也无所事事了,也看得开了。长期被软禁的张学良也活了100岁,大抵也是这种情况。

普通人为什么不能无所事事?生活不允许普通人淡然从容。

我就希望自己能不争不抢,无所事事,混个温饱即可,安然过一生。可是,就这点要求也成了奢望,从记事起,我就在努力,考大学走进城市,职场上努力,父辈没有给我任何帮助,一切靠自己幸苦打拼。我甚至希望自己能有一两年的无所事事,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实现过。

乌龟为什么能长寿?

乌龟一生下来就有房子,乌龟壳,这玩意不但是房子,甚至是一个坚固无比的堡垒。连鳄鱼都奈何不了它,所以它能无所事事,慢吞吞活着。

创立道教的老子活了多少岁,《史记》里面记载的竟然是160岁。这未免有点太夸张,不过,很多人考证,老子90岁左右还是有的。

老子的思想就是,顺天道而行,无为而治。庄子则更为消极,直接说,没用比有用要好。

岂止是个人,我们地球也是如此。

在明朝之前,黄河经常泛滥成灾。见我写的《黄河的几次大改道,人祸远大于天灾,没本事就别瞎折腾》,而长江流域却很少有洪涝灾害。到了明朝,黄河的自然灾害渐渐减少了,而长江的洪涝灾害却明显多了起来。尤其是清末到现在,黄河基本上安静了,而长江却经常要抗洪。

这是为什么?还不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自夏商周开始,黄河流域就发展的较快。西周的时候,黄河流域密密麻麻挤着一两百个小国,而长江流域呢,上游只有巴国和蜀国,中游有个楚国,下游只有吴越。黄河流域因为过度开发,早早就把生态平衡破坏了。地球上亿年形成的和谐自然,一下子就被打破。于是,黄河下游成了地上河,灾害不断。

相比之下,长江流域开发的晚,生态破坏也来的晚。大约南宋时期开始,大批北方人南迁,为了生存,围湖造田。长江也修起了堤坝,如此一来,洪水灾害也越来越多了。

近几十年,人们都有个感觉,恶劣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南极的科考船都开起了冷空调,千万年凝固而成的冰川也开始融化,海平面也开始上升。我们的地球已经越来越糟糕了。

地球还能存在多久?

要想让地球长寿,关键也是无所事事。人们安于粗茶淡饭,不追求经济发展,不搞对立,避免恶性竞争和战争,地球可能还能活的久一点。

人也好,地球也好,只要饿不死,冻不死,还是无所事事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