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创新产业生态,济南网安试验区全力打造“山东样本”

齐鲁晚报 2025-04-16 10:01:4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梦瑶

4月15日,济南高新区举行“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记者获悉,济南高新区获批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两年多来,截至2024年底,济南网安试验区网络安全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60亿,比获批前增长50%,占全省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的60%以上,增长率全国领先。

创新体制机制

优化产业生态

济南高新区管委会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副主任孟晨彦介绍,作为全国首批5个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之一,济南高新区自2022年9月获批试验区以来,在推动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9月,在国家有关部委组织的中期评估考核中,国家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济南高新区)(以下简称“济南网安试验区”)成绩名列前茅。

据悉,济南网安试验区作为山东省网络安全产业的核心承载区,充分利用高新区在密码和量子技术等领域的先发优势,借助山东大学、齐鲁工业大学、济南大学等一批高校在网安人才培养方面的支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

截至2024年底,济南网安试验区网络安全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60亿,比获批前增长50%,占全省网络安全产业规模的60%以上,增长率全国领先。

济南网安试验区拥有网络安全相关企业140余家,累计培育网络安全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9家,山东省瞪羚企业20家、济南市瞪羚企业30家,聚集了确信信息、三未信安、中孚信息、泽鹿安全等本地重点企业,和奇安信、天融信、安恒信息等国内知名企业,形成了覆盖了密码、保密、计算安全、通信安全等较为完整的数据和网络安全产业链,成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的重要聚集地。

创新金融生态

破解融资难题

“济南网安试验区高度重视网安企业发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政策扶持、金融赋能、人才培养等多措并举,为网安企业营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孟晨彦表示。

济南网安试验区批复设立后,山东省、济南市、济南高新区建立了常态化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全力保障试验区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济南网安试验区共承接了三项试点任务,分别是探索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评价新机制、建设网络安全保险服务平台、设立网络安全融合发展基金,并在齐鲁软件园设立试验区推进办公室,负责各项试点任务推进实施。

同时,济南网安试验区成立了试验区融合发展联盟,整合高校、企业、金融、保险等机构的力量,支持企业抱团发展,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激发了网安企业的能动性和创新活力。

去年8月,济南高新区网络安全早期股权投资基金正式成立,基金规模为1个亿,主要聚焦网络安全领域,坚持“投早、投小”,引入专家评判机制,联合企业、投资机构、银行等开展投资与投贷联动,利用金融手段助力企业发展。

在网络安全保险推广方面,联合五家保险公司成立了全国首个网络安全保险共保体,创立网络安全保险风险共担机制,建设网络安全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构建起了“产品+平台+技术+场景”的创新服务模式,形成网络安全保险服务的“山东样本”。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智力支撑

此外,为支持济南网安试验区的发展建设,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特殊人才评价标准和人才激励政策。

上线网络安全特殊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对人才进行精准画像,构建起网络人才分类评价体系。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网络安全人才纳入济南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打破人才选育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的“四唯”标准,为网安企业提供更加多元的人才支持。济南高新区建设了1600平方米的网安人才实训基地,整合多家企业和培训机构资源,为产业发展培养输送实用型人才。

孟晨彦表示,未来,济南网安试验区将持续深化对网安企业的支持,进一步完善三级协调联动机制,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为企业搭建更加优质的交流合作平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扩大早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帮助网安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新机制,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充分发挥高新区软件和总部企业聚集以及试验区先行先试的优势,创造更多的应用场景。

“企业是济南网安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网络安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我们将与网安企业携手并进,共同探索创新路径,持续提升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扩大产业规模,立足济南、服务山东、辐射全国,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建设全国一流网络安全产业聚集区,为网络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孟晨彦表示。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