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潜规则:你“混得越好”,身边朋友越少

亦开怀说心理 2024-07-03 00:41:25

高情商和老好人有本质的区别。

有些人的社交思维,常常会让TA陷入老好人的误区。

比如:

以为自己只要足够热情,付出多一些,大家就会喜欢自己;

以为只要帮别人的忙,不拒绝别人,就能换来感激;

只要不跟别人产生冲突,学会迎合赞美,就不会引人反感。

其实这些想法,都在把你一步步推向社交的“讨好者”。

真正的高情商是什么?

让自己舒服的前提下,也让别人舒服。

只有你舒服,但从来都是建立在损害别人利益的基础上,这是“精致利己”;

你舒服了,赢了,对方也舒服了,获利了,这才是真正的情商高。

-01

社交的本质

想要搞懂社交的核心逻辑,你要明白社交的本质。

社交的本质,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共情社交

你与对方能产生情感,情绪上的共鸣,基本上不会牵扯到利益的纠缠。

比如:你一起打游戏,打球,吃饭喝酒,逛街旅游,聊天谈心的朋友。

共情社交到什么时候会逐渐减弱,直到消失?

答案是:当一个人年龄增长,心智越来越成熟的时候。

举个例子:

当你拥有的越多,所处的位置越高,看到的风景越多,接触的人越多,你身边“能聊聊心里话”的朋友就越来越少。

很多人在感慨:“年龄越大,朋友越少”。

其实不是朋友少了,而是能与你共情,能够理解你情绪,听你倾诉,让你放下戒备分享的朋友少了。

第二类:功利社交

顾名思义。

你与对方的关系,更多建立在“利益交换,能力交换,价值共享”的基础上。

合作伙伴,同事,捞男捞女的“婚恋思维”等。

其实功利社交,在我们儿时就有所体现。

孩子更喜欢跟手里玩具多,零食多的小朋友相处;

当对方不给自己分享玩具或零食的时候,就会下意识远离。

只不过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功利社交越来越普遍而已。

共情社交,只存在于“你普普通通,年纪轻轻”的阶段;

功利社交,才顺应了人性,符合人一路向前走,向上走的思维和相处状态。

前段时间一个做直播的小伙伴找我聊天。

他说:刚做这行,没什么收入和名气的时候,被家族所有亲戚朋友看不起;

当他事业有了起色,赚了钱,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时候,那些亲戚朋友都来找他取取经,甚至拉着家里的孩子跟他学习。

你如果站在人性的角度去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忍直视。

很残酷,很真实,很冷血,也很现实。

-02

你混得越好,身边朋友越少

这是必然的。

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跟发小一起读书,只不过他选择中途辍学,而你读了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发展。

发小留在老家,没什么学历,几次投资做生意都失败,只能老老实实去厂子里上班;

你赶上了好时候,运气好,加上你够努力,在大城市买了房,结了婚,有了孩子,日子越来越好。

每次回老家,你都感觉发小对你的态度越来越冷淡,直到疏远,你再也约不到TA。

原来,父母在老家逢人就炫耀:

“我儿子在大城市,混得还行吧,一个月几万块钱”。

大家对你的印象是又羡慕又嫉妒,最终还是嫉妒占据了上风。

那些老朋友们都疏远你,嫉妒你,无法接受你比TA们过得好;

毕竟在他们的认知里,你的原生家庭还不如他们。

强烈的反差与对比之下,嫉妒会让人失去理智。

混得越好,以前的“老朋友”就越疏远你。

因为每当跟你在一起,都会忍不住去嫉妒你,认为比你“低了一头”。

这是人性,无法避免。

再换个角度讲: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当你混好了,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就会认为:

你既然有能力有本事,就必须拉他们一把,要么给钱,要么给出谋划策也让他们混好。

如果你不帮,那你就是白眼狼,你就不是好人。

明白了吗?

人性向来都是如此:

只能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一面,无法接受对自己不利的一面;

一旦事与愿违,有些人就会站在“道德高地”,从别的角度攻击对方,挽回自己的面子。

所以说,人的大多数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想保持好的社交关系,拥有“聊得来,不那么算计”的朋友,你就必须朝着这个圈子去奔赴。

你有钱,对方不比你差,那么你们就能“共情社交”;

你有钱,对方没有,你们任何社交都很难建立起来;

你没钱,没能力,你也不会被别人重视。

这就是当下的社交困境和真相。

话题:你身边“能聊心里话”的朋友多吗?

作者亦开怀:

关注我,每天都可以看更多两性情感,婚姻家庭,社交性格等知识。

1 阅读:58

亦开怀说心理

简介:两性情感心理学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