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医学界,樊代明院士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消化病学专家,他的学术成就与影响力跨越了国界,成为连接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的桥梁。然而,更为人称道的是,樊院士对于中医的深刻理解与坚定支持,这在现代医学界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樊院士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比喻,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现代医疗在癌症治疗上的弊端,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中医智慧的独到见解。
樊院士所指的“两国交战”,并非真正的国家冲突,而是人体内正气与病邪之间的斗争。他强调,现代医疗在面对癌症时,往往采取“赶尽杀绝”的策略,试图通过化疗、放疗等手段彻底消灭癌细胞。然而,这种做法往往忽视了人体自身的恢复能力与癌细胞之间的微妙平衡。樊院士举例说,即使癌症病人已经去世,其体内的癌细胞仍然可能保持活性,这足以说明“赶尽杀绝”的策略并非万全之策。相反,如果能够与癌细胞共存,通过调整人体的内环境,或许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梁世杰主任认为樊院士的这一观点,与中医的“和”文化不谋而合。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疾病是身体失衡的表现。因此,在治疗上,中医更注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调整气血等,以达到恢复身体平衡的目的。这种“不斩来使”的做法,看似温和,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智慧与远见。
樊院士对于中医的支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基于他深厚的医学底蕴与广泛的实践经验。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中医不用“挺”,它自己“挺”了几千年,需要我们好好去学。他强调,中西医各有千秋,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樊院士的四句话,深刻阐述了中医的地位与价值。首先,在人类历史上,中医药学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强调和尊重。这既是因为中医在应对现代疾病中的独特作用,也是因为人们对健康与生命的日益重视。其次,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中医药学已发展成唯一可与现代医学比肩的第二大医学体系。这足以说明中医的独特魅力与广泛影响力。再次,中医药解决了很多西医解决不了的问题,显示其不可替代性。这既是中医的骄傲,也是现代医学的反思。最后,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这既是对中医未来的展望,也是对中西医融合发展的期待。
樊院士的力挺中医,并非盲目崇拜,而是基于他对医学的深刻理解与对生命的敬畏。他深知,医学的目的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因此,他呼吁医学界应该摒弃门户之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中医的智慧与经验,共同为人类的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樊院士的故事,不仅是对中医智慧的颂歌,也是对现代医学的警醒。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疾病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人体的整体性与恢复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药物与技术。同时,它也提醒我们,中西医并非水火不容,而是可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在未来的医学发展中,我们应该秉持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推动中西医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梁世杰 中医高年资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4年,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师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著名老中医陈勇,侍诊多载,深得器重,尽得真传!擅用“商汤经方分类疗法”、专病专方结合“焦树德学术思想”“关幼波十纲辨证”学术思想治疗疑难杂症为特色。现任北京厚德为怀医生集团渐冻症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树德堂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焦树德门人(陈勇)传承工作站研究员,国际易联易学与养生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焦树德学术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医药慢病防治分会首批癌症领域入库专家。荣获2020年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分会举办的第八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经方名医”荣誉称号。2023年首届京津冀“扁鹊杯”燕赵医学研究主题征文优秀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