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考笔试环节落下帷幕,今年的国考被同学们吐槽是“最难”的一年,不仅题型有变化,难度也是直线攀升,但令人意外的是,哪怕2025国考难倒了一大片人,弃考率却大幅度下降。
任何考试都有一定的弃考率,考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参加考试,而国考作为“第一大考”,近几年的弃考率一般在25%—30%左右,2023年的弃考率较高,达到了41%,由此对比可知,2025年弃考率仅13.3%是多么难得。
虽然题变难了,但弃考率却更低了,足以说明毕业生对考公的热情和对公务员岗位的认可,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上岸的时代,显然公务员的“铁饭碗”含金量更高一些。
可即便是付出了跟多努力备考的同学们,面对考公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这份压力不仅来源于激烈的国考竞争,还来源于对未知的彷徨无措,在毕业生的固有印象里,体制内的工作是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
很多费劲千辛万苦好不容易上岸,成为体制内工作者之后,总是担心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够好,为人处世不够到位,但殊不知,在体制内领导的眼中,刚加入体制内的毕业生,往往只分为三种人,而新人首日报到,领导就能看出其家境如何。
体制内的第一类毕业生——也是多数新人的真实写照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普通考生,这类考生能上岸体制内,全靠个人的努力和运气的加持,他们的父母往往学历不高,亲戚之中也没有在体制内工作者,对于体制内的运转规则,他们无从了解。
因此这类毕业生第一日报到,会来得特别早,哪怕是主动跟所有同事、领导打招呼,也总是显得小心翼翼,甚至给自己“没活找活”,这类毕业生家境一般不太好,但父母依旧会教导他们,早点上班才能展现自己的努力和积极,同时还要多吃苦、多干活。
而这类毕业生起初会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因为他们也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只是时间久了他们也会发现,有些无效的努力,其实根本没有必要,随着见识面的扩宽,他们也不会再听从父母的建议了。
第二类、第三类的毕业生,与第一类毕业生对比明显第二类毕业生,他们或许不会太早到单位,最多早个五分八分的,但可别小瞧这五分八分,他们会充分利用这点时间给领导扫地和打热水,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打热水”,在体制内待过的人都懂这么做的含金量。
虽然都是第一天来,但这类毕业生精准的知道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值得做,且他们往往表现的很淡定、从容,打招呼也是大大方方的,没有那么多小心翼翼,这类毕业生,父母基本上都是体制内的工作者,因此才能让他们得以在刚报到的第一天,就准确摸清体制内的“套路”。
第三类毕业生,也是比较罕见的一类,这类毕业生往往沉默寡言,不爱讲话,也懒得主动跟领导打招呼,更别说主动打扫卫生、打热水了,连工作也只是做分内的事情。
对比前两者对这份“铁饭碗”的珍惜,这类毕业生表现的有些与众不同,一言一行均表现出对这份工作的态度,这类毕业生的家庭条件比较好,即便父母不是体制内的工作者,也能靠着资源和人脉让他们在考公的道路上更顺利一些。
无论是岗位的选择还是面试的经验,都能助力他们成功上岸,但他们并非故意摆烂,只是对体制内的人情世故不太在意,但也会做好分内的工作。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