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是全球范围内唯一采用公摊面积的国家。对于为什么只有我国会有公摊面积的原因,有人是这么解释的:一个原因是采用了公摊面积可以有效的稀释当下的高房价,使得房价看上去不会太离谱。
其次,有了公摊面积,开发商就可以有接口想购房者收取更高的价格,比如我们一楼全部做成了公共面积,让业主可以休息、待客,锻炼等。还有就是小区的电梯间更大、更宽敞,楼道也更宽,这可以让业主体验度更高,当然了,公摊面积也更大。
比如100平米的房子,100平米只是建筑面积,业主实际使用的面积可能只有70平米,是的,剩下的30平米就是公摊掉的。就是电梯间、小区一楼大堂、楼道等给摊掉的,然后还美其名曰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业主生活更加惬意,全是取之于业主,然后用之于业主。
啊,开发商拨算盘的声音我在老家都听到了。说了那么多,开发商无非就是想把房价定的更高,获得更大的利润而已。
在当前楼市环境下,公摊面积问题再度成为热议焦点。购房者和开发商之间的矛盾仍未平息,而近期内蒙古的一项积极举措再次引发了关于是否取消公摊面积的讨论。
不久前,青岛一位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发现,实际套内面积远小于购房合同上标明的面积。此类问题一直是购房者关注的焦点,涉及到销售人员的宣传、购房者的权益保障等多个方面。购房者往往在合同签订时对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过于依赖,而未仔细阅读合同,导致后期产生矛盾。
对于是否取消公摊面积,争论依然激烈。一方认为取消能够让购房者更清晰地了解实际使用面积,另一方则担心取消后购房者是否能够真正受益,同时涉及到后续物业费的问题。
此外,一些反对意见认为,公摊面积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小区内的公共面积,如休闲区、走廊、电梯间等,以提升业主的生活舒适度。取消公摊面积可能导致公共面积减小,最终影响购房者的居住体验。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则对“公摊面积”做出过相关评论:公摊面积虽然长期存在,但并不等同于合理。这说明公摊面积即便长期存在,但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合理的,所以,长期来看取消公摊面积还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
更重要的是内蒙古已经迈出了取消公摊面积的第一步。他们认为,将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和矛盾,从而维护了购房者的切身利益。这一建议已被列为立法项目建议上报给国家住建部。
然而,内蒙古住建厅也指出,这一改革需要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修改相关制度、明确套内建筑面积的定义和计价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普及,以及制定合理的过渡期,以确保平稳的过渡。
这一回应被视为积极信号,预示着官方对于公摊面积问题的关注。专家表示,取消公摊面积有助于规范楼市环境,同时也对未来楼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然而,尽管有这一积极信号,专家呼吁在推进取消公摊面积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规范监管体系,确保各方利益能够得到合理平衡。大家怎么看待取消公摊面积这件事的呢?
我宁愿提高房价取消公摊面积,房价看得见,公摊面积?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