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智驾小幅升级,底盘仍是亮点?

梁宇轩来说车 2025-04-18 14:50:16

在现代汽车市场上,电动汽车(EV)正逐渐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一大潮流中,极氪001无疑是备受瞩目的一款车型。作为一款定位于智能驾驶和驾驶乐趣的纯电轿车,极氪001不仅在技术上表现出色,其操控感受和底盘调校也给许多车主带来了良反馈。但在这引人入胜的背后,极氪001是否真的如宣传所言那样优秀?在使用过程中,其智驾能力、底盘表现及续航问题又是否会让消费者失望呢?或许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本文将通过亲身体验,逐步剖析极氪001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带您一起揭开这款车的面纱。

在体验极氪001的过程中,最初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智能驾驶系统。在最近的一次OTA升级中,我对其智驾能力进行了专业的评估。回想起之前,对于智驾功能的期待一度很高,因为在智能驾驶领域,极氪001的许多功能都指向便捷与安全。随着升级的不断进行,这一切又再次被我推翻。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极氪001的智驾系统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变道和跟车的时刻。车子能够准确判断车距,完成变道的流畅程度也让我感到惊讶,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变道的成功率可高达85%以上。这与一些同类车型相比,算得上不错的成绩。

一旦进入城市道路,问题便出现了。在拥堵的交通环境中,极氪001的智驾系统似乎表现力不足,特别是在处理无保护左转这一关键环节时,系统会反复提示需要司机接管,甚至在与加塞车辆的互动中反应略显迟缓。这让我感觉稍微失望,因为在这种繁复路况下,理应展现出更强大的适应能力。而在遇到行人过马路时,虽然系统声称紧急制动经过优化,但在实际体验中,刹车力度令人心神不宁,远不如我曾驾驶过的某些竞品车型,那种安心感似乎还是缺失了。

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发现,智驾系统在城市道路表现平平,或许虽然系统的每一步升级都在向前迈进,但与一些行业一线播放器比较,仍显得隔着一层纱。而这也令我思考:极氪001是否真心致力于在智能技术上不断超越,还是在追求市场占有率方面更倾向于迎合消费者的短期需求?或许这正是对极氪001未来发展的一种思考——追求全面的高阶智驾,还是对现有技术不断完善?

讲讲底盘之于极氪001的重要性。在试驾过程中,底盘的表现让人振奋,极氪001确实在底盘调校上做了充分的努力。车辆采用的空气悬架系统,确实能够在遇到连续减速带时展现出良过滤效果,车身给人的感觉极为稳重。而在高速行驶时,它又能够提供出色的侧向支撑,这种感觉让我几度产生了驾驶性能轿车的错觉。

不过,舒适性与操控感之间的平衡似乎并未被完全掌握。尤其是后排的坐乘体验,朋友们在乘坐过程中时常会表达出非同寻常的晕动感,像是在坐过山车一样。显然,这种让人意外的反馈暴露了底盘调节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的弱项。而在切换不同的驾驶模式时,运动模式虽然增强了路感的反馈,却在乘尚未完全过滤掉路面细微颠簸。从整体的前后排共同反馈来看,极氪001的底盘调校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各种数据都表明,尽管极氪001在底盘质感上已经接近同级别车型的佼佼者,但也正如爱迪生所说的那样,“没有谁能在没有努力的情况下获得成功。”随着消费者对电动车期待不断提高,极氪001可能需要更主动地重视这些用户反馈,以便在未来的版本中加以改进。

谈到续航问题,极氪001在双电机版CLTC续航显示上确实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675公里的官方数据似乎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许多电动车主心中的担忧。然而,在实际的试驾过程中,续航的表现却让我感受到了一丝失望。在城市与高速综合路况下,尽管我将空调调至23℃,但实测能耗却高达18.5kWh/100km,实际续航仅能跑到500公里左右,与官方的数字相距甚远。

充电体验同样至关重要。极氪001所搭载的800V高压平台在超充桩上表现不俗,10%-80%的充电耗时仅需25分钟,但在长途旅行时,第三方快充桩表现出的兼容性问题着实让我感到心累。在使用过程中,适配性差和功率波动大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最终导致长途出行的充电体验成了一个显著的短板。这让我思考:极氪001是否能在未来有所改善,进一步提高对第三方充电桩的兼容性,以适应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总结来看,极氪001是一款综合了驾驶质感、智能科技及良好底盘性能的电动汽车,其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色,但依然存在不少让人期待优化的地方。在智能驾驶的迭代中,若未来版本能不断提升系统反应速度,并增强其在城市复杂路况中的适应能力,必能进一步增强其产品吸引力。

而在续航和充电方面,尽管目前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我相信极氪001在这方面也会迎来改善。总体上,极氪001是一款适合那些更注重驾驶质感和操控性能的用户,不论是在日常通勤还是周末出游,都能带来良好的体验。至于那些渴望全场景高阶智驾的用户,或许仍需再等到后续版本。

在这个电动化转型的时代,极氪001的表现无疑为这一市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也促使我们思考更多元化的汽车发展路线。或许,未来的电动车不再仅仅是“行走的电池”,而是可以与驾驶者形成更深层次共鸣的智驾伙伴,让智能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让车主在每一次出行中,都能享受到沉浸于科技与乐趣交织的驾驶体验。而这,正是我们每个车主心中对未来出行的向往与期待。

0 阅读:146

梁宇轩来说车

简介:梁宇轩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