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下午,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市长与港澳委员、港澳台侨和对外友好工作顾问专题座谈会。从文化传播到带动文旅要素品质升级,从提升商旅文体消费国际化水平到下大力气发展新质生产力……10位委员、顾问建言献策,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北京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我很荣幸参与了一些北京的文物保护项目。”市政协常委、香港信和集团副主席黄永光建议,以北京的文化遗产为载体,加大力度吸引外国游客,让世界感受到“北京欢迎你”的温度,推动海内外民间交流交往。他还建议,每两年举办一届“世界文化遗产北京交流论坛”,汇聚全球智慧,提升北京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国际影响力。
“当前,北京聚集了全球多家知名高端酒店,已经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商业资源网络。”市政协委员、嘉里建设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郭孔华建议,以高端酒店发展带动文旅要素品质升级。要打造北京标志性的文化和体育盛事,为高端酒店发展打造更多引流场景,建设一站式预约和快速通道,提供更优旅游体验。应适当为高端酒店提供政策支持等,促进其降本提质。
聚焦提升商旅文体消费国际化水平,市政协委员、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郭基泓建议,要着力优化设施环境建设,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消费空间,比如增加与景区、剧院、体育馆、展览馆等相配套的餐饮购物商业设施布局,共同挖掘北京消费流量潜力。鼓励建设集博物馆、艺术馆、滑雪场、室内水族馆等多样化业态组合的综合性商圈。多措并举,在北京营造高标准的国际化商旅文体消费环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看到了北京下大力气发展新质生产力与高精尖产业的决心。”市政协委员、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建议,要构建“链长+链主+资本”协同发展的“一盘棋”,针对每条产业链,确立以“政府部门+市属国企+头部企业+资本”共建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推动投资组合围绕高精尖产业“从0到1到100”的全周期布局。
京港协同打造国际领先科创人才集聚“桥头堡”;加强自主创新和平台建设,推动智能网联技术创新发展;深化京港生物科技合作,助力北京生物科技企业国际化发展;锚定工业AI(人工智能),做好顶层设计,催生更多助力行业发展,惠及民生的行业应用……会上,委员和顾问们争相发言,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真知灼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孙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