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华为落井下石,扣押华为7亿物资,如今垮台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4-01 09:00:42

2019年5月,伟创力,这家曾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电子制造巨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它在中国珠海的工厂,突然决定扣押华为价值7亿元的物资。

这些物资,原本是华为5G基站和核心芯片的关键部件,承载着华为在全球5G大战中的战略布局。

伟创力的这一举措却在不经意间引发了一场惊天反击。

华为迅速调集资源,调整生产线,甚至突破了技术封锁,以惊人的速度破解了困局。

伟创力究竟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算计?

从珠海小镇开启的合作传奇

2000年春天,珠海三灶镇因为“珠海航展”这张名片在国内声名鹊起,每逢航展期间,这里总是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空爱好者和业内人士,热闹得不行。

这一年小镇却迎来了另一番景象,传统的制造业模式开始显露疲态,当地急需注入新的活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带着一队工程师风尘仆仆地来到这里,目标直指一家当时还不算太起眼的美资代工厂——伟创力。

这家企业最早是从美国硅谷的一间小车库起步,靠着技术积累一步步走到今天。

就在不久前,伟创力刚刚完成对旭电的并购,这让它的实力一下子上了好几个台阶,尤其是那让人咋舌的贴片工艺,精度能达到0.02毫米。

要知道,这个数字有多夸张呢?拿根头发丝比划一下,它的直径大概是0.08毫米,伟创力的技术直接能做到头发丝四分之一的精细程度,在当时绝对是顶尖水平。

任正非一行人抵达三灶镇时,伟创力亚太区的总裁柯雷蒙亲自接待。

这位美国来的高管显然对自己的工厂信心满满,带着几分骄傲的姿态,在会议室里摊开了一大张规划图纸。

柯雷蒙在一旁介绍,语气平稳却带着几分自豪,提到他们的贴片技术已经可以轻松应对高精度电子元件的生产需求,完全能满足华为对通信设备制造的严苛标准。

经过一番考察和沟通,双方很快敲定了合作的第一个项目——C&C08交换机。

这款设备在当时可是个大工程,设计复杂,功能强大,后来甚至被业内戏称为“通信界的AK47”,足见它的影响力和实用性有多强。

伟创力接手生产任务后,迅速调整了珠海厂的生产线,把那套精度0.02毫米的贴片技术派上了用场。

工厂里,机器轰鸣声日夜不停,流水线上的工人熟练地将一块块电路板送入贴片机,设备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显示着每一道工序的完成情况。

C&C08交换机的核心部件需要在极高的精度下焊接,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伟创力的技术正好能胜任这一点。

生产线上,每台机器旁都摆放着厚厚的操作手册,技术员们对照着参数表反复校准,确保不出一点差错。

到了项目高峰期,伟创力的珠海厂硬是把产能拉到了一个月三万台的水平,这数字在当时绝对是个突破。

长沙智能工厂的高光时刻

到了2015年,伟创力在长沙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下10亿元巨资,建起了一座高度智能化的工厂。

工厂里安装了一批六轴机械臂,这些设备灵活得像人的手臂一样,能轻松抓取厚度仅0.3毫米的柔性电路板,这种电路板薄得几乎像纸片,却又是智能手机的核心部件之一。

不仅如此,工厂还配备了全自动检测系统,速度快得惊人,0.8秒内就能完成128项质量检测,从焊接点的牢固度到线路的导通性,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这套系统的效率直接拉高了生产线的整体水准,也为伟创力赢得了更多大订单。

这座长沙工厂很快就成了华为Mate30系列手机的主要生产基地,承担了70%的整机组装任务。

Mate30系列是华为在高端市场的一次重要尝试,集成了5G技术和麒麟990芯片,对组装工艺的要求极高。

伟创力的生产线接到任务后,迅速调整了设备配置,把六轴机械臂和检测系统调到最佳状态,确保每一部手机都能达到设计标准。

到了2018年,工厂迎来了真正的考验——双十一购物节前的备货高峰。

那段时间工厂直接进入了“007”工作制,从凌晨零点干到第二天凌晨零点,整整三十天没有停歇。

生产线上的机械臂一刻不停地运转,抓取电路板、安装芯片、组装屏幕,每一道工序都衔接得天衣无缝。

工人们轮班上阵,机器昼夜轰鸣,最终在一天之内创下了18.7万台手机下线的纪录。

2018年,伟创力的汽车事业部也迎来了辉煌的一年,营业额接近30亿美元,成功跻身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前100强,排名第71。

随着全球汽车工业的智能化、电动化进程加速,伟创力在这一领域的布局也愈加广泛。

伟创力在全球15个国家建立了30多个工厂和研发中心,逐步覆盖了从设计、研发到生产的整个产业链。

其中,位于美国硅谷的客户创新中心,成为其与全球汽车产业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

硅谷的科技氛围与创新精神,为伟创力与汽车制造商之间的合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维。

此外,伟创力还在多个汽车工业重镇设立了研发中心,包括德国的斯图加特、上海、多伦多、渥太华以及美国底特律等地。

底特律作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心脏,伟创力的研发中心在这里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为其与全球知名汽车制造商之间的技术合作提供了更强的支撑。

除了与传统汽车制造商的合作,伟创力还与硅谷的一些初创公司和技术科技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这些公司大多致力于自动驾驶、车联网、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伟创力与它们的合作进一步加速了其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布局。

2019年的惊魂转折

时间来到2019年5月17日凌晨两点,珠海伟创力南厂的平静被一通越洋电话打破。

电话是美国总部打来的,值班经理接起电话时,得知了一个震惊的消息:美国商务部刚刚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总部要求立即冻结所有与华为相关价值7亿的物料。

这道命令来得太突然,工厂仓库里还堆放着1.2万箱5G基站光模块,这些蓝色货箱上贴着“HW1903”的标签,清晰地标明它们来自华为。

三天前,这些光模块才从东莞松山湖基地运到珠海,原本计划在伟创力工厂加工后发往全球市场,用于5G网络的建设。

现在,这批物料却成了烫手山芋,被锁在了仓库里。

与此同时,长沙工厂的B2仓库也存放着一批重要物资——七千套鲲鹏920芯片组。

这种服务器芯片采用7纳米工艺,每套价值高达3800美元,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结晶,准备用于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设备。

消息传开后,华为的反应异常迅速。

采购总监立刻组织了一支庞大的车队,150辆斯堪尼亚重卡从各地紧急调集,连夜赶往珠海伟创力南厂,准备抢运物料。

当车队抵达厂区时,却发现六米高的电动闸门已经落下,上面加了一把巨大的安全锁,彻底封死了进出的通道。

伟创力显然早有准备,他们不仅锁住了工厂,还提出了一个“第三方转运”方案,要求华为为每公斤物料支付17.6美元的“仓储管理费”。

这个数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计算得滴水不漏,明显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事先计划好的步骤。

1.2万箱光模块加上七千套芯片组,总重量相当可观,这笔费用算下来绝不是小数目。伟创力的这一举动,直接把华为推到了供应链危机的边缘。

供应链保卫战的硬核反击

伟创力扣押物料的消息传来后,华为迅速展开了一场全面的反击行动。

在深圳坂田基地,任正非亲自坐镇,通过卫星地图密切监控珠海工厂的动向。

他签署了一份紧急指令,调动公司内部资源,将重心转向位于惠州的比亚迪基地。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团队连夜调整生产计划,将六条SMT生产线腾出,专门用于接收华为转移的物料。

深莞高速公路上,运送物料的车队紧急出动,双闪灯连成一条长龙,承载着华为对供应链安全的迫切期望。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工程师团队展现了惊人的技术实力。

他们仅用三天时间就成功破解了伟创力设备中的加密协议,将德国库卡机械臂的校准参数完整迁移到国产系统中。

这一技术突破让生产线得以迅速恢复运转,避免了物料浪费和生产停滞的风险。

在龙岗坪地的备用工厂,华为投入了价值七亿元的抢救物料,经过固件重新烧录,这些物料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它们最终被运往巴西,成功支持了当地电信运营商的5G基站交付任务。

伟创力的滑铁卢与低价退出

华为的反击和外部压力的双重夹击,让伟创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2019财年第一季度,伟创力的财务数据暴露出其颓势:营收跌至61.76亿美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1.32%,仅剩4487.2万美元。到了2020年第一季度,情况进一步恶化。

在财报电话会上,首席财务官克里斯·康纳坦言,中国区的营收同比下滑了惊人的68%。这一连串数字背后,是伟创力在中国市场逐渐失去立足之地的现实。

长沙工厂的食堂阿姨打包最后一批餐盘时,生产线早已停摆,曾经繁忙的厂区变得冷清,伟创力的衰退已成定局。

2020年12月,伟创力做出了彻底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

它将其位于珠海的核心资产——伟创力实业(珠海)有限公司100%股权,以3.68亿元的低价转让给了领益智造。

3.68亿元的转让价格,与伟创力当年的投入和市场地位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参考资料:[1]伟创力宣布并购旭电 打造EMS巨无霸[J].现代表面贴装资讯,2007,6(3):23-23

2 阅读:1241
评论列表
  • 2025-04-01 11:56

    在国内扣押华为的货,狗胆真大啊!

  • bee 4
    2025-04-01 12:17

    不是三灶镇,是井岸镇

裂谷长河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