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看似平静的社会里,总有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糊涂事。这不,广州某小学就上演了一出“不近人情”的闹剧,让一位哺乳期的女教师谢某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好在法律公正,最终让这所小学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谢某,一位尽职尽责的小学教师,自从2014年加入这所小学以来,她一直都是学生们心中的好老师。然而,当她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中,申请产假和哺乳假时,学校却给她来了个“下马威”。
产假结束后,谢某满怀期待地提交了返岗申请,希望继续站在她热爱的讲台上。可谁知,学校却以“无教师岗位”为由,要将她调至校园门卫及清洁工岗位。这简直是对她专业能力的极大侮辱!谢某当然明确表示不同意。
于是,从2021年3月31日至7月10日,谢某选择了不出勤,以此抗议学校的不合理安排。然而,学校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在6月15日向谢某发出了《<聘用合同>到期不续签通知书》,单方面解除了与她的劳动关系。
这一下,谢某彻底被激怒了。她决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于是将学校告上了法庭。经过劳动仲裁和法院的审理,最终判决学校支付谢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58381.35元和拖欠的工资5165.5元。
这起案件虽然告一段落,但它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本应该以身作则,尊重每一位教职工的权益。然而,在这起案件中,学校却公然违反劳动法规定,对哺乳期的女教师进行了不公正的调岗和解聘。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谢某的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声誉。
同时,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从事何种工作,我们都应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当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我们不能选择沉默和忍让,而应该勇敢地站出来说“不”,并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和正义。
最后,让我们为谢某的勇敢和坚持点赞!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在法律的庇护下,任何不公正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而那些试图践踏我们权益的人或机构,也终将为自己的糊涂行为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