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日记(十八)——我发现了内耗的真相

元元在慕 2023-09-26 20:42:41

下班锁门的时候,有种落了东西的感觉,仔细把要带回家的东西在脑中过了一遍,似乎又没少什么,坐上李姐的电瓶车,到大门外下车走了一段距离才想起来,充电宝忘记拔电了。

继续朝前走了几步,犹豫了一下还是折返了,虽说充电宝出事故的概率没那么大,但事故大多都是疏忽大意引起的,无非是晚点回家,对我来说影响不大,于是不再迟疑,马上回到店里,拔下了充电宝,再次走到园区大门外,已比平常晚了近半个小时。

考虑到晚上还要备菜,我决定扫一辆共享单车骑回家,幸运的是这是一辆新车,骑来毫无费力,就连上坡都很轻松,为了确保安全,我还要时不时注意放慢一点速度,就是有段路崎岖不平,颠得我的饭盒乒里乓啷直响,在起步价的15分钟结束前我在小区外的公交站旁锁了车。

骑车回来比平常早了5分钟进小区,到家以后洗碗、备菜、倒垃圾、洗漱差不多刚好1个小时,没有拖延很顺畅地就完成了这些,不像裸辞前下班只想躺着的状态,现在即使下班走路40分钟回来,依然觉得精力充沛。

究其原因,我觉得在于精力的消耗。

从前上班一整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跟许多人打交道,既要提供脑力,还需要提供情绪反馈。

很多问题当天无法解决,大脑就必须分配暂存空间,一个两个,一天两天,暂存空间会越来越大,留给实时处理问题的空间就越来越小,大脑使用的负荷就越来越重。

还有打交道的人多了,各有各的性格,情绪应对和反馈也不一样,需要快速转换,一天下来情绪变换也足够让人疲累。

体力消耗完了是无法再动起来,而脑力消耗完了,是无法停下来,失去了对停止思考的控制力,暂存在大脑中的遗留问题会不停地跳出来,为了休息,只能通过玩手机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所以加班加得越厉害,手机就玩得更狠,因为大脑需要休息。

再看我目前的这个兼职,顾客虽然多但没有特别的交流,也就不需要情绪反馈,不收现金,只刷员工卡,每天交班的时候,对一下帐,没差异就结束了,整理货架的时候,填补空缺,有货就加,检查一下保质期,不需要太多的脑力,只要干完脑力马上就可以恢复。

所以只要我适应了体力,脑力没负担,每天就可以精力充沛,更多的时候,我觉得我什么也没想,比如今天下午,我趴着睡了一个小时,睡醒之后我坐到了园区小公园的椅子上。

阴天没什么太阳,我就坐在那里,看着风吹动竹林发呆,一只黄色的蝴蝶飞来又飞走了,我坐在一棵大树底下,偶尔掉下来几片树叶,又被风吹走了,我不需要想什么,心绪跟随着树枝随风摆动即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