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春,空军召开大会,每个大军区下辖空军司令部都派有领导参加,兰州军区空军司令员于副司令前往北京开会。恰好兰州军区也有会议要开,政委去参加了。作为副司令的马宁负责兰空的日常工作。
在当时,大军区下辖空军司令属于正兵团级,不仅仅受到空军司令部的领导,也受到所在大军区的领导,是双重领导关系。
就在主要领导去开会期间,航空兵6师说出现一次事故,他作为主要负责人去处理。在忙碌处理事情时,政委从军区打电话给他,会有一架飞机接他去北京,具体干什么政委不清楚,只是转达情况。
这让马宁一头雾水,因为司令员和另一位副司令已经在北京开会了,政委也不在司令部,都走了谁来负责工作。既然是上级传达命令,也只好服从。但他心里有些忐忑,找到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均,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一些信息,自己思想上也好有准备。
毕竟在当时特殊时期,很多事情难以预料,谨慎一些也是好的。
皮定均不仅仅是他现在的首长,而且也是他抗战时期的老首长。过去皮定均在太行军区七分区担任过司令员,马宁担任过作战股长,关系非常要好。可皮司令表示也不知道让他去北京干什么,因为不知道什么事,所以猜想着问,问是不是有人反映他的情况什么的。在那个年月,也就这些事,不然一般性工作是不会把他叫去北京的。
猜测一番后,他反而有些紧张了,此前自己担任军长时,政治部主任就把他的问题反映给上级,受到批评,如今是“心有余悸”。总之,心里是七上八下,也没休息好。
抵达北京后,空军会议快要结束了,跟着司令和副司令来开会的人见到他,很郁闷说:会议都快完了,还来干什么?他还郁闷想问问对方,自己来这干什么。
万万没想到,这次把他叫来,开会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要提拔他为空军负责人。
很多人虽然全程参加空军的会议,但这次会议的中心思想就是成立新空军领导班子,开不开会都是次要的。有一件事让人不得其解,空军领导班子的产生是临时决定,还是保密措施好呢?
领导班子合适人选,上级至少做过被调工作,既然要组建新班子,怎么在开会时不直接叫他全程参加会议,而是中途接过去?
确实是保密措施很好,至少空军司令部五人小组,以及兰州军区负责人,以及兰州军区空军负责人并不知道马宁即将被提拔起来。
马宁在回忆录曾经说空军司令员人选,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候选人,上级要曾经把张廷发列入其中,他的资格老,过去就担任空军副司令兼参谋长,而且被刘亚楼司令着重培养。上级最后选择他来担任,关键因素是会开飞机。
这次选择空军负责人,上级要求司令员需要会驾驶飞机,马宁过去在陆军任职。解放后转入航校学习飞行,毕业后成为空军干部,指挥过一江山岛战役等。有实战经验,也有飞机驾驶经验。
其实还有一点,上级曾在1972年一次空军会议上,叶帅提出空军领导班子问题,大军区下辖空军司令部等将领们都表示可以从大军区调干部,实际上是不愿意由原空军班子的人接替。
给予这两点情况,或许成为马宁被提拔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