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石油价格太贵,印度伸手要折扣,俄罗斯已经被莫迪拿捏?伊朗对中国坐地起价,每桶油要涨4美元,只是为了多赚钱吗?美国大发战争财,两次捡漏赚得盆满钵满。
嫌弃石油价格昂贵,印度要俄罗斯给折扣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依靠能源出口贸易,让本国的经济极大地缓了一口气,以至于在2023年出现了正向增长,失业率达到建国以来最低点。而根据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所透露的信息,目前由中国和印度所购买的份额,已经占据俄罗斯能源出口总额的90%。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俄油最大金主之一的印度,却在价格上表达出了强烈不满。

根据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西方媒体的报道称,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远东地区驶向印度装载索科尔石油的5艘俄罗斯油轮,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突然折返,正以5-10节的巡航速度开往马六甲海峡。

同时,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数量,也在去年12月降到了2023年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西方媒体普遍怀疑,由于美国制裁的扩大,印度炼油厂害怕违反60美元/桶的“限价令”而遭受制裁,所以并未支付石油款项,俄印之间的石油贸易也因此面临破裂。
但在本周三,印度石油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否认了这种说法,并表示印度降低进口俄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俄油在价格上不再有“吸引力”,而不是支付问题。普里强调,印度领导层对于石油进口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印度的消费者能以“最经济的价格”来获得“不受外力干扰”的能源。印度虽然每天平均进口150万桶俄油,但如果俄罗斯不给印度提供折扣,那么印度为什么还要购买俄油?“新的石油供应商”愿意给印度更好的折扣。

从这一系列表态上看,印度似乎是找到了新的“石油供应商”,想通过“断买”让俄罗斯在石油价格上做出让步,但我认为这恐怕更像是一种“空手套白狼”。现阶段的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而印度恰好就是俄油的最大出口方。换句话来说,目前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已经被印度高度裹挟,也难怪莫迪政府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要求折扣,此举也符合印度人“爱占小便宜”的民族天性。
伊朗对中国坐地起价,每桶油涨价5美元而和印度“讹诈”卖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却想对“买方”中国坐地起价。

1月5日,根据英国路透社的报道称,与石油加工和贸易相关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和伊朗之间的石油贸易陷入停滞,主要原因在于伊朗方面提出“暂不交货”,并且还要求中国提高支付价格。路透社表示,中国在现阶段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伊朗石油占据中国进口石油份额的10%,而在去年十月份,伊油在中国能源的进口占比一度达到新高。
而按照消息人士的话称,伊朗方面曾在12月初致电中方,表示原计划在12月和1月向中方交付的伊朗轻质原油,价格上的折扣幅度需要调整,从原先的每桶降价10美元,改为降价5-6美元,换句话来说,今后中国所购买的每桶伊朗轻质原油都将涨价4-5美元。

从幅度上看,4-5美元看似涨价不多,如果结合中伊庞大的石油贸易上看,这将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因为单是在2023年的8月份,中国每天就要向伊朗进口大约150万桶石油。
单纯从商业的角度上来说,中方扩大进口,伊朗非但不给出更大的折扣,反而坐地起价,甚至扣押石油不予交付,这完全不符合国际贸易的基本逻辑。
不过在我看来,中国庞大的能源消耗基础,恐怕才是伊朗坐地起价的出发点,伊朗似乎认为,由于伊油在中国占比巨大,因此伊朗能在中国同美国竞争的“关键时刻”背后“捅刀”,借“断供”来要挟中国,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伊朗原油,小算盘可以说是打得非常响亮。

但从事实上来说,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间贸易最重要的就是商业信誉,这是用真金白银也换不来的立国之本,伊朗这种临时加价的行为,短期内或许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应,但长期来看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捡漏,连发两次战争财而围绕着能源这一话题,美国却在近几年间因为战争,连发了两次大财。
根据英国路透社在1月4日所透露的消息称,在去年12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创下月度和年度最高纪录,首度超过卡塔尔和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

报道进一步强调,同月欧洲仍然是美国的天然气的最大进口方,进口量高达543万吨,占据美国总出口量的61%。欧洲之所以如此依赖美国天然气,主要原因就在于俄乌战争的影响,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先后遭到破坏,导致欧洲彻底断绝了“俄气”,只能寻求“美气”。但和“俄气”不同,“美气”售欧的价格是本土的3-4倍,且需要高昂的运输成本,直接促使了欧洲在2023年的天然气支出,暴涨为2020年的10倍。
美国的第二笔战争财,则来自日益升级的以哈冲突。

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在周四的消息称,截至去年12月29日,美国的原油库存降幅超出预期,出口量出现大幅度增加。当周美国的原油出口相较过去,增加了137.7万桶/日,达到了529.9万桶/日的超高数字。
对此,瑞穗证券能源执行董事罗伯特·约格表示,这是自也门胡塞武装袭击红海航运船只以来,美国原油第一次出现出口激增。主要原因就在于,如果船方从美国进口“廉价”原油,只需要开往墨西哥湾装货,不用前往阿拉伯地区,也不会在红海遭受威胁,中途甚至不需要美国海军护航,返程时间只需2-4周。
而按照约格的预测,未来几周内美国的原油出口还将持续上升,并且很有可能打破“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