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担当没悟性脓包爱哭,西游记里的唐僧,为什么是一副这个模样

昭烈名臣 2023-09-22 16:35:31

首先要声明一下,这里说的唐僧,和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就是小说原著里唐僧的模样,没有任何对历史上玄奘法师不敬的意思。

小说《西游记》是一本非常受欢迎的书,关键是他的受众面非常广,从八岁到八十岁,都会是西游记的粉丝。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很显然其他三部都有很强的年龄段属性,但西游记属于那种,你无论哪个年龄段看,都很喜欢,都能看出来自己的感觉,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西游记的理解就会越深刻,会有更多新的体会。

西游记能在小孩子中间爆火,并且深深种草,长大了之后,各种分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86版西游记实在是太好了,深深的在几乎所有人心里扎了根。

以前孙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龄童先生,说过不要胡改乱改西游记,这主要是针对后来各种版本的西游记而说的。

我本人是很喜欢,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但他说的这句话却是不对的,因为86版西游记先入为主,实际上这一版的西游记,对原著也可以说是大改特改,丝毫谈不上忠于原著。

尤其是关于唐僧这个人物的设定上,完全跟原著不一样,电视剧版的唐僧,就是把他按照一个高僧的形象来设计的,甚至还有点符合历史上唐玄奘的感觉。

那么原著里的唐僧,是个什么形象呢?

唐僧非常的“脓包”,这个词很难听,但这可是孙悟空的原话,这种脓包表现的很多方面,甚至可以说比一般人都要胆小怕事没担当。

唐僧的马被小白龙吃了,唐僧直接的反应是,“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孙悟空直接就火大了:“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你说孙悟空这话虽然没毛病吧,但是唐僧紧接着说,“徒弟啊,你哪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擅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

怪不得大话西游里,周星驰要把唐僧塑造成叽叽歪歪的模样,从这段对话中,真的能看出来唐僧不但怂,而且很烦很啰嗦。

唐僧着一遇到事儿就哭,一遇到事儿就哭,一路上可把孙悟空给烦死了,这可跟咱们印象中,那种临危不乱的,遇事不慌的高僧,完全不是一个样子。

光是胆小怂包也就算了,关键唐僧还没担当,喜欢甩锅,有一次来了几个强盗,孙悟空都已经很克制自己了,打死了几个。

这都属于取经路上中后期了,唐僧也见识了很多妖魔鬼怪,没想到唐僧居然对着那几个被打死的强盗,嘴里念念叨叨,说冤有头债有主,你们到了阴曹地府不要找我,跟我无关,要找就找孙猴子。

这说完还不够,猪八戒直接拱火,说了句也不能找我老猪,没想到唐僧居然就接茬了,认真说起来,也不管他猪八戒什么事,都是孙悟空一人所为。

你说这行为,能不让孙悟空气愤吗,当年大话西游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受86版西游记影响太深,认为这是魔改了唐僧。

实际上,原著里,唐僧还真的有,把孙悟空气到半死的桥段,就以上的对话,怎么看都像是个爱甩锅没担当的怂人。

这些也许还都能忍,毕竟是个凡夫俗子,但有件事实在忍不了,唐僧的佛法修为,居然没有孙悟空高,很多佛法的道理,都是孙悟空给唐僧在讲。

更搞笑的是,孙悟空居然在给唐僧讲心经,要知道我们现在流行的心经的版本,就是历史上的唐僧翻译过来的。

出现这样的情节,足以说明,西游记的作者,完全不了解高僧是什么样子,更对历史上的唐玄奘没有一点点的了解。

这就造成了,原著里的唐僧,除了不好色之外,可以说是集齐了一个人所有的缺点,可能在普通人的印象中,一个好和尚就是不好色的,至于他的什么佛法修为,日常行为,是完全不了解的。

原著里的唐僧,如此不堪,其实这就是民间文学的趣味,总是喜欢夸大大人物的缺点,喜欢幻想大人物跟小人物一样,有各种缺点。

刘备和宋江,都是这样唯唯诺诺,喜欢哭哭啼啼的感觉,民间文学就是这样,对事实和人物复杂性不感兴趣,要写就写点有趣的,把大人物写的很窝囊,也是在苦闷生活中唯一的消遣和快乐吧。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 2023-09-22 17:22

    原著里唐僧一听见有妖怪就吓得腿软,经常摔下马哭。经历那么多磨难,唐僧就没长进。心软,怂包,明辨不分。非得妖怪站在唐僧面前现了本像唐僧才相信是妖怪,而且经历了好几次天上下来的妖怪就是对唐僧四徒的考验,也明知道天上有一些神仙在暗中保护唐僧,唐僧的心智就没一点长进,这西游记我感觉不是对唐僧的磨难,是对孙悟空的磨难

    昭烈名臣 回复:
    嗯,说的太对了
    睿智嫣然看世界 回复:
    问题还有一群人吹唐僧教悟空做人的道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