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锦州时,面对锦州的坚固城防,林彪急令各师挖掘交通沟

史海撷英 2024-12-05 18:31:11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东北野战军70万大军秘密南下,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辽沈决战已经箭在弦上,引弓待发。

9月30日,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离开他呆了两年的双城指挥部南下锦州。这一路上,作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的林彪,其内心是十分忐忑的。

大兵团作战劳师袭远,补给不便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林彪,一路上林彪都很沉闷,情绪不是很稳定。

就连参谋和警卫战士都能看出来,这一仗打胜了就是大胜,一战可定东北。打败了就是大败,就要退回江北去,当时的东北野战军,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局面。

火车行驶到彰武时,林彪接到了一个不能再坏的消息,蒋介石从华北和山东调集的7个师已经开始在葫芦岛登陆,而葫芦岛距离锦州仅仅只有50公里。这意味着敌人的10万大军最多在10个小时之内就能兵临锦州城下,使东北野战军陷入两面作战、腹背受敌的险境。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初,锦北一个叫作邙牛屯的小山村突然来了一支100多人的队伍,其中十多个军官模样的人进了一间农舍后,便将大门紧锁,几乎足不出户。村民们纷纷议论,认为在这里住的一定是个大官,至少是个团长,说不定是个师长。

实际上,住在这里的既不是团长,也不是师长,而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政治委员罗荣桓,以及整个攻锦战役时东北野战军的指挥机关。

在这个指挥所外面,驻有一个120人的警卫连,负责这个院子的安全。

就是在这座小院子里,决定东北国共两军究竟谁执牛耳的战役决策,全部出自这5间正房。

林彪的卧室非常简单,他习惯大白天也把窗帘全都拉上,让这个屋子保持一种昏暗的状态,然后点上两盏油灯,这样便于他静下心来思考。

为了尽量不打搅林彪的思路,参谋长刘亚楼让所有的秘书、参谋、警卫战士都在鞋底上绑上一层厚厚的棉布,这会让行走时的脚步声变得轻一些。

从进驻邙牛屯之后,直至锦州战役胜利结束,除了登上帽儿山勘察地形之外,林彪几乎就没怎么出过这个小院子。

林祚大

就在两盏昏暗的油灯下,林彪的脑海里,千军万马已经开始了厮杀,目标就是距此20公里的锦州城。

锦州不仅是蒋介石在东北的最后防线,也是蒋介石的心理底线。

蒋介石和驻守锦州的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一样,根本没有料到林彪会劳师远征,冒着补给线被切断的危险,长途奔袭围攻重兵把守的锦州城。

蒋介石太知道锦州的重要性了,他非常清楚:林彪如果打下锦州,就可以把50余万国民党军队堵在关外,彻底切断与关内的联系,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是,林彪如若对锦州久攻不下,侯镜如“东进兵团”从后面袭来,与锦州城的范汉杰前后夹击,林彪则必败无疑。而彰武又是整个东北共军的粮弹转运必经之地,只要将之切断,漫漫千里的回撤之路,无粮无弹的林彪将一败涂地。

此刻的锦州之战,直接牵动着全国战局,输则全输,赢则全赢。对于国共两军来说,这是一个均等的机会。谁胜了,谁在东北就将全胜,胜者挥师问鼎中原。谁败了,谁在东北就将覆灭,败者不可能全身而退。

两度请辞不成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锦州前进指挥所主任”范汉杰中将终于在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正式到任。为了死守锦州,范汉杰充分利用日本人和国军之前修筑的工事,对锦州城防进行了周密部署,除城北城东的若干山头留驻必要兵力之外,国军着重加固的是城垣防线,其坚固程度远超之前东野曾经失利的四平。

范其迭

范汉杰以锦州老城(四面有城墙)和围绕新城区的一道土城墙为基础,墙上辅以无数明暗火力点构成环城工事,城墙外则挖掘两丈宽的深沟,壕沟外布设大量铁丝网、鹿砦和地雷,并修筑了大批地堡作为火力支撑点。更狠毒的是,为防止我军接近城垣,锦州城外数公里之内,一切影响射界以及可能被东野所利用的建筑,通通拆除或者炸毁。

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四平保卫战之后,林彪已经很少亲自勘察地形了,基本上都是依靠地图和电报指挥作战。但这次的攻锦作战非同寻常,林彪到达邙牛屯的第二天,便冒着被敌机轰炸的危险,和罗荣桓、刘亚楼等人徒步登上400多米高的帽儿山山顶,在这里开始了最后的作战部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7日上午,林彪在罗荣桓和刘亚楼的陪同下,亲自登上城北的帽儿山高处进行战前观察。在望远镜里看见敌人的城防部署以后,林彪也显得忧心忡忡:突破口选择在哪里?部队如何以最小的伤亡代价通过开阔地接近城垣?这都是在外围战斗打响的同时,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守城滇军拥有相当数量美械,速射火力非常强大,威胁甚重。

回到牤牛屯野司指挥所之后 ,林彪特地听取了东野参谋处长苏静关于攻克义县的作战总结,苏静特别提到,三纵司令员韩先楚在攻义战斗中,为迅速接近敌人城防并减小伤亡,采取了迫近作业大挖战壕和交通沟的做法,林彪听到这里非常重视,当场问道:“需要用多少兵力挖”?

苏静回答说:“根据三纵和二纵的经验,各师除尖刀连以外,要动用绝大部分的兵力日夜抢挖,多挖几条交通沟,直到冲锋出发阵地前”。林彪思考片刻,立即找来参谋口授电报,下达了攻锦战役期间一道非常重要的命令,命令全文共分为六条,摘要如下:

第一、每个师须以六个营(约三分之二)的兵力全部用于挖交通沟,只留下担任尖刀的部队在后面进行充分的突击准备。第二,挖交通沟时要有不怕伤亡不怕疲劳的精神,大胆进至距敌5、60米处,前后同时开挖。第三,每个师要挖五条或者三条交通沟。第四、每条沟须高宽不低于一米五。第五、挖沟时要先以卧倒姿势挖卧沟,然后逐渐挖成站沟……以下具体方法省略。重要的是第六条:“以上指示必须坚决执行,不可懒散怕疲劳不执行,今后东野全军的任务是攻取大城市,故各部在此次挖沟中,在思想和作风上须打下坚固基础,这样,今后的作战就增大了必胜因素”!

命令的口气是如此的坚决,而电文指示又是如此详细,各纵各师不敢怠慢,立即布置执行。根据东北野战军《阵中日记》10月9日的记载:攻锦部队今晚开始挖交通沟,我军的步兵一下变成了工兵,夜里连刨带挖,分段包干,战士们一个个挥汗如雨,到第二天天亮时,平坦的锦州外围田野上已经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交通沟,守敌大吃一惊,突然发现一夜之间东野部队已经挖到他们的阵地前沿,说话声音都听得清楚,就是开枪打不到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的林彪,心情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他不仅要面对眼前的10万锦州守军,还要同时应付东西两个方向上,侯镜如、廖耀湘驰援锦州的二十几万大军。

10月10日,塔山方向炮声隆隆,侯镜如的东进兵团开始向塔山发起攻击,而沈阳的廖耀湘西进兵团虽然没有直接援锦,却于10月12日攻占了彰武,切断了东北野战军的补给线。

林彪知道,彰武一失,东野现有的粮弹储备只够半月之用,如果在弹药耗尽之前没能攻克锦州,那么所有努力就将功亏一篑,到时候想要全身而退都不可能。

随着阻援和补给的压力不断增大,总攻锦州已经迫在眉睫,再容不得丝毫犹豫了。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4日清晨,激战了好几个日夜的锦州外围战渐渐沉寂下来,城外纵横的交通壕已经逼近了锦州城垣,近千门大小火炮严阵以待,只待林彪一声令下。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4日上午10时,千门火炮一齐发出怒吼,火光冲天,炮声震地,90分钟的火力准备开始了。东北野战军在扫清外围阵地后,对锦州城垣发动总攻,这些交通沟成为一把把插向敌军阵地的尖刀,攻击部队迅速通过交通沟接近敌阵,连步兵炮都拽到了敌人眼皮底下直瞄射击,仅用31小时就彻底攻克锦州,可以说,战役的迅速胜利那是挖沟挖出来的。各路攻击纵队分南、北、东三个方向突入城内,东北野战军3纵从城北突破城墙后一路猛冲猛打,很快就冲到了现在的锦州航校、当时的辽西省府大楼。战至14日晚,范汉杰的部队已经分崩离析,东北野战军攻入城中的各路纵队势如破竹。10月15日黄昏,东北野战军肃清城内残敌,锦州攻坚战胜利结束。此时距总攻开始仅仅过了31个小时,逃跑的范汉杰也在两天后被我军擒获。

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接敌目标,则进攻发起后伤亡必然很大进而攻击受阻,而锦州攻城战役的时间长短,直接决定着辽沈战役的成败,塔山那边每分钟都有牺牲。

锦州战役,这场雷霆万钧的攻坚战被永远地写入解放战争的光荣史册中。然而,战后统计,就在这31个小时里,东北野战军的伤亡达24000人。

1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