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陈长捷没有死守天津,而是率13万大军起义,能获得什么军衔?

霁映孤舟 2025-02-13 10:48:23

“兄弟们,抄家伙,跟共党干!”…哎,等等!这句话陈长捷愣是没喊出口。

13万大军啊,乖乖,这可是能让国共内战的天平晃悠一下的分量,结果让他这么一捏咕,愣是捏成了一张去功德林的单程票。后来呀,他心里那个憋屈,逢人就念叨傅作义“不够意思”,自己玩起义,当了水利部长,把他老陈给坑了,成了改造对象。得,咱今儿个就掰扯掰扯,要是老陈真带13万兄弟起义,这历史的车轮会不会拐个弯儿?

他能不能混个上将戴戴?陈长捷这老小子,打仗那可是把好手。抗日那会儿,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那叫一个猛,鬼子被他打得屁滚尿流,差点哭爹喊娘。

他带着七十二师,硬是在鬼子的枪林弹雨里杀出一条血路,真真的条汉子!后来到了解放战争,他镇守天津,那也是兢兢业业,又是修工事,又是抓特务,恨不得把天津城变成铁桶一块。就冲这劲头,蒋委员长都得给他点个赞!可惜啊,时代变了,潮流也变了。

天津战役打响,陈长捷手里捏着13万大军,心里那叫一个煎熬。解放军的劝降信雪片似的飞来,说得那叫一个情真意切,又是保证安全,又是承诺优待,就差给他磕头作揖了。可老陈心里也犯嘀咕:这起义吧,风险太大,万一共产党不认账咋办?

这死守吧,又没啥胜算,13万兄弟跟着自己陪葬,良心上过不去。他给傅作义打电话,那叫一个急啊:“老傅啊,兄弟顶不住了,赶紧派援兵啊!”傅作义倒好,跟吃了秤砣铁了心似的:“顶住!一定要顶住!援兵很快就到!”结果呢?援兵没等到,解放军的炮弹倒是把天津城炸了个底朝天。陈长捷一看,得,玩完了,乖乖举手投降吧。

现在咱就假设一下,如果老陈真起了义,那天津解放可就轻松多了,老百姓也不用遭罪,解放军也能少牺牲不少战士。说不定啊,国共内战的走向都得变,国民党早早垮台,新中国早点成立,那多好啊!可历史这玩意儿,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话说回来,就算陈长捷起义了,这上将的位子也未必是他的。你想啊,新中国那么多开国功臣,个个战功赫赫,凭啥把上将的帽子给他戴?就拿程子华来说吧,人家是第四野战军13兵团司令,资格老,战功大,结果授衔的时候,还不是因为不在军队系统工作,没捞着军衔?

所以说,老陈就算起义,也得看他的位置在哪儿。要是继续带兵,那还有点盼头,要是转行干别的,那就够呛了。再说了,新中国对起义将领也得有个考察期,谁知道你是不是真心实意?万一哪天旧病复发,那不就麻烦了?

说白了,陈长捷这人吧,有点一根筋,认死理。他觉得当军人就得服从命令,傅作义让他守天津,他就得守,哪怕明知是死路一条。这性格吧,在战场上是优点,可到了关键时刻,就成了致命伤。

人生的岔路口,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老陈的命运,也让人唏嘘不已。想当年,他也是叱咤风云的抗日名将,结果到头来,却成了功德林的改造对象。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老陈的故事,也给后人提了个醒: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的选择至关重要,一步走错,可能就改变了一生的轨迹。此文章主要是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没有低俗等不良引导。假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一定联系我们

0 阅读:2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