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眼”看国旗:数学课堂中的家国情怀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亦浩谈课程 2025-04-11 10:05:37

在我的数学教学中,有一堂别具一格且意义深远的数学课:这节课以“‘数眼’看国旗”为主题,将数学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融合,让学生在深度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浓浓的家国情怀。

课堂从国旗中的数学知识探索拉开帷幕。学生们自主查阅书籍、上网搜索,了解到国旗通用规格的五种样式,其长和宽比例固定为3:2 ,这一简单而和谐的比例,体现出数学中的比例美,让学生们初步感受到国旗设计背后严谨的数学逻辑。

研究五角星时,学生们发现它是轴对称图形且每个角为36°,通过亲手绘制五角星、测量角度,深入领会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制作数学知识小报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收集的资料精心整理,用精美的插图与简洁文字展示,不仅锻炼了数学信息整理与表达能力,更在感受国旗对称美与比例美的同时,对国旗的庄严与神圣有了更深的认识,激发了内心的爱国情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审美层面的初步渗透。

接着,话题延伸到国旗与红领巾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热烈讨论和资料查阅,学生们明白红领巾作为红旗的一角,是烈士鲜血染就,象征革命胜利。

学生们用绘画、写短文、制作手抄报等形式,表达对两者关系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体会到红领巾所承载的神圣使命,对国旗和红领巾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这种情感的升华,超越了个体对标志物的认知,上升为对国家、对民族历史的尊重与铭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历史传承和情感认同方面的深化,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新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最后,通过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关系的探究,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融合能力与民族团结意识。学生们分组利用纸张、剪刀、直尺等工具动手操作,将长方形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观地发现三角形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一半,并总结出公式。

这一实践过程不仅让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索、交流想法,如同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携手前行,共同进步,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团结协作、共同繁荣的内涵。

通过“‘数眼’看国旗”这一系列教学活动,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既收获了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又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的种子,真正实现了数学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统一,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

供稿:吴忠市利通区第七小学 尹金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