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的大山深处,有一座看起来很普通的大山,但是却隐藏着一段感动中国的故事,一位村支书带领着群众花了前后历经30余年的功夫在这大山深处开凿了一条灌溉之渠,大发天渠。
大发天渠
朋友采风来到这地方非常的不简单,这条在峭壁悬崖间的水渠就叫做大发天渠,大发其实就是这个“团结村”的村支书的名字,他的全名是叫做黄大发,这一条天渠就是由黄大发带领着群众花了前后历经30余年的功夫才开凿成功。看起来这条水渠是普普通通,但是站在水渠往下看就是万丈深渊了,稍微有不慎的话掉下去,后果非常严重。水渠四周全都是悬崖峭壁,在以前草王坝严重缺水,人畜饮水全靠一口枯井,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排队挑水,等水一点点从枯井渗出,接满一桶水往往需要等上一个小时,连吃水都成问题的地方,更谈不上灌溉农田,然而团结村却有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条清澈的溪水从附近的大山流到山脚白白浪费,黄大发深深惋惜,修一条水渠把水引过来,解决百姓饮水和灌溉难题,就成了他的梦想。
大发天渠
上个世纪60年代,在村支书黄大发的带领下,村民们开始了第一次凿渠行动,这一干就是13年,村民们通过原始的工具,硬生生的凿穿了一个110多米的隧洞和10多公里的水渠,眼看着大山背后的溪水就要引到草王坝,但一场突发的洪水冲毁了所有的水渠,水渠不得不废弃。村民们气馁了,但是黄大发并没有放弃,而是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找到时机从头再来。只有小学文化且年过半百的黄大发,主动要求到水利站工作,跟班学习水利知识和开凿技术,在此期间黄大发非常刻苦,付出了比常人多百倍的努力。 在世纪90年代,黄大发再次和村民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用了三年多的时间,终于在崖峭壁之间挖出了一条10公里长的“天渠”,潺潺的河水,使曾经的这个贫穷的村庄焕然一新。
大发天渠近景
现今的大发天渠成了一个景区,景区免门票,景区内修有栈道,还有一些反映当年的宣传画,沿木栈道走就可以到达水渠,周边还有民宿可以供游人居住。在团结村中,大发天渠游客中心附近有一个用黄大发老屋建成大发渠陈列馆,房内陈列着奖状及当年的图片和一些报道,政府在附近另给他盖了新房,而现在的团结村在政府的规划下,都是白墙青瓦独栋小洋房,整个村庄焕然一新。
景区栈道
景区栈道
照片
介绍
游客服务中心
朋友这次采风有幸见到了黄大发村支书,和黄大发村支书聊起了以前的往事,黄大发爷爷同时鼓励我们年轻人在新时代要做出新的贡献,要做出新的成绩,来为国家作出贡献,老老实实的干,踏踏实实的干,为家改变家乡的面貌,实现我们每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