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黑丹青,珍爱和平——国际和平艺术家范松森

传统艺术 2024-12-13 17:45:26

范松森,男,广东省五华县人,1989年就读于中央美院花鸟画创作研究生班,20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何延喆北宗山水画工作室,2012年先后就读于凤凰岭美术馆龙瑞山水画工作室,中国国家画院梅墨生山水画工作室。2022年11月评为国家级山水画艺术大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研班导师,中央电视台CCTV中学生频道艺术顾问,北宗山水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科学院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世纪大采风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科学文化艺术雅集”顾问。

2023年被文化中国主题组委会授于“文化中国传播大使”,2024年被授予国际和平艺术家、荣誉中国---世界文化艺术大师、CCTV CHINA NEWS签约艺术家荣誉称号、感动中国匠心艺术家——央视中国艺术家栏目顾问。出版有范松森画集,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奖赛入展并获奖有:代表作品有:龙门仙境、富平新貌、太行雄风、张家界揽胜图、太行山居图、太行丘壑、太行风韵、山不人家图、山清水秀、群碉映翠图、山水清音图、秋郊逸趣、山水图、红千晓景图、水从深崖图、石磴连云图、张家界神韵、山雨山云图、人山眺壑、林下箫声、神龙弯胜景、五华风景揽胜图、福临双华锦绣图、山水清韵等作品。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专访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新时代的大众只为别具一品的艺术而喝彩。

几十年以来,从传统笔墨到新农村、新家园的时代风采,范松森“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用生动的笔触演绎着他的艺术修为;用优美的韵律表达着他的人生状态;用温润心灵的意境诠释着他的精神追求。

五华是南粤文化、酿酒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五华是华侨之乡,也是誉满天下的现代足球之乡。五华的青山绿水让人陶醉,五华的工匠精神让人感慨。著名山水画家范松森就生长、生活在五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钟灵毓秀的环境之中滋养、亲润,范松森的绘画作品也如同五华的山山水水一样,让人留恋;范松森的艺术风貌伴随着他的人格品质如同五华的人文精神一样,从五华走向了全国,卓然自立于当代画坛,熠熠生辉。

《山水清音图》

一定是血脉之中流淌着先辈的匠心精神,所以,不管是早期求学阶段,还是功成名就、备受赞誉的现在,范松森始终苦心求索,不知疲倦。范松森又是一位充满独特才情的艺术家,所以,不管是深入传统,锤炼古法,还是问道名家师友,他总能触类贯通,汲取百家优长,尤其对形、光、色、线的娴熟把控,更是他超出当代众多画家而独领风骚的绝招。范松森可以把挥洒自如的传统笔墨与造型、色彩、光影等新时代艺术表现技法统为一体,融成精妙,既让画面洋溢着意蕴无穷的笔墨趣味,又充盈着身临其境的真实;范松森可以把点、线、面巧妙地运用与具象、意象构成,那深岩巨壑、苍岭云岫,他放笔即在眼底;那太行云横、泰山险绝,他吮墨即可奔来面前,仿佛那是一种天地、山河、云烟演绎的交响;范松森更善于描绘生活,善于表现新时代城市新村的新风貌,笔墨当随了时代,艺术创作也紧扣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范松森画的《富平新貌》清新明快,秀润洁净;《五华风景揽胜图》笔法细腻,富有诗意;《盛世家园》建筑结构精准,园林旖旎雅致。范松森的作品时代气息与生活情趣交相辉映,而且画里画外总是洋溢着浓郁的情感,每一幅作品无不彰显着崇高之美、信仰之美,无不带着温度、带着筋骨而契合着新时代的审美精神。

十多年前,范松森就开始深入生活,体察民风、民情。他像“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李可染一样,足迹遍布神州大地,画遍了大江南北,在富平、在太行山脉、在家乡五华……,范松森感悟社会变化,聚焦美丽乡村,入身、入心、入情。当澎湃的真情倾注于笔端,他遵循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理想,举精神之旗、立精神家园,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超迈的艺术才情,把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融为一体,去回应新时代大众对山水画家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新时代的审美观念,在新村、新民、新貌的发展变化之中,去记录社会的进步、记录人民的生活面貌,然后,让笔情墨趣伴随着情感的变化,在人民幸福生活的画卷之中,寄托心境,抒发情感,用一幅幅精品力作将有感而发的精神世界推向极致,抒写、抒情、抒怀,既表现了现代人文感情的山水意境,又讴歌了伟大时代的巨大变化。

范松森作品具有很强的辨识度。无论在展厅之中,还是居家装饰,范松森的作品都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哪怕在画廊里,无意之间扫上一眼,也能立刻感受到那是范松森的艺术样式,如果细品,还可以从中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韵味,比如:范松森以扎实的造型去构建一处处触手可及的具象,这具象可以是峰峦浑厚,势壮雄强的北方山水;也可以是草木华滋,苍茫浩渺的南方山水;还可以是南方山水与北方山水的巧妙融合,总是给人一种近观如千里之远,远望又不离座外的视觉体验。如果,范松森画某一处风景,或者画某一处家园,一定是山形面面看,景随步步移,既写出了眼中之美,又与眼中之美争了神,出了风采,出了神韵。

《白河盘玉》

范松森面对眼中之美,悉心体悟眼中之美的特点,功期造化,创意自我,致力于情景合一的酝酿,那身临其境的真实既有别于一套笔墨画遍千山万水的画家,也有别于东拼西凑的画家,那浑然天成的造境洋溢着诗情画意,还带着诗情画意不能表达的神韵,观者面对画面总能激发起审美情绪、激发起走进去的冲动,去感受一位画家纯粹的心境、去体悟现代生活的情调、去领略自然风光的魅力、去放飞神游的思绪……

范松森善于鸿篇巨制。这些有品质的大作品每一幅都彰显着范松森的精神内涵,那是“传世之作,必有传世之心”的见证。那叠嶂露华的深岩巨壑、那密林滴翠的古柏玉树,仿佛带着天地之精华,又仿佛聚了日月之灵气;那积大道于心源而精雕细琢的具象,庄重典雅,精密严谨;那放逸主观情感而神游的意象,印证了心迹,抒发了心声,得乎寰中,又超出了象外。具象与意象神遇而迹化,描绘了祖国山河,让江山如画,却比江山还美。目之所及,心神澄澈,心境悠闲至极,犹如置身其间,飘逸的遐想油然而生,情不自禁,似若在妙境中养心,在恬淡中悟道。

任何引起瞩目的艺术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数十年积学厚养的结果,范松森也不例外。从青少年喜欢绘画到中央美院花鸟画研修班再到清华美院、中国国家画院系统学习山水,从秉持恒心的实力派画家到清华美院高研班导师再到备受追捧的艺术家,范松森曾在苦中苦里,煎熬过、挣扎过、彷徨过,曾在同学羡慕的眼光之中,攻坚克难,披荆斩棘,也曾在老师都自愧不如的赞叹之中,心追手摩,广收博约。80年代,跟随著名画家高冠华学习阶段,范松森研究过历代花鸟画,也锤炼过不同题材的花鸟画笔墨;给清华美院教授何延喆担任助教之时,范松森教学相长,既历练了自己,也温润了他人;后来,跟随中国山水画领军人物龙瑞学习期间,范松森把之前所见,所学,推倒重来,构建崭新的艺术形式,让自己从传统的样式里蜕变出来,实现了涅槃重生。

《张家界神韵》

那些年,范松森从“荆、关、董、巨”到李成、范宽、郭熙、王希孟,从“刘、李、马、夏”到“元四家”“清四王”“清四僧”再到黄宾虹、李可染等等时代巨匠,范松森远宗历代大师,近法时代巨匠,深参近代名家。同时,范松森游历世界大千艺术,明古今、知天地,时刻提醒自己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哗众取宠,而是,秉承坚韧不拔之志,恪守正脉之道,深入古法,注重磨砺自己,潜心学术,不断提高自己对艺术创作的驾驭能力。

然而,攀登高峰,不是为了让世界看到自己,而是看到更加精彩的世界,学习古人,也不是因循守旧,陈陈相因,而是扎根传统,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汲取诸家优长,熔铸一家之言。范松森以传统技法与新时代透视、光影、素描、造型等艺术语言进行融合,通过艺术本体和创作激情交汇碰撞,把艺术技法融进真山实景之中,创出自我,实现新生。他那一幅幅“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意境之妙,别具一品,风姿独领。

可以说,渗透在笔端的风华演绎的是范松森的处世哲学和艺术真谛,他那一笔一墨无不凝聚着学养、涵养、修养;一山一水无不充盈着的浑厚之美、温润之气、精神之光;每一处建筑、每一个家园无不诠释着范松森一生的艺术修为。

几十年以来,躬耕于艺术的道路上,范松森从不为名利而曲意逢迎,更不会为了金钱而左右摇摆,他笃定恒心,心怀卓远的心境让一切人世间的虞诈世故都在内蕴澎湃的艺术实践之中消融,自然之美是他创作的源泉,表现美丽新村是他笔耕不辍的动力,笔耕不辍,苦心求索,为自己守护着一片清修之地,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温润心灵的艺术样式。

毫无疑问,画画对范松森而言就是最快乐的事情,不管有多么不愉快的事,只要画画,他都可以释然。所以,每当独居一室之时,笔尖使转,他澄怀昧像,心绪平静,每当面对自然之时,他总是情不自禁,神飞扬、思浩荡,添墨理纸,涤尽俗尘,在山水里安顿心灵,在笔墨里放飞自我。

(文/桑干)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