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114页报告得出结论:若跟中国开战,战争将在一个月内结束

凡白看国际趣事 2025-02-21 06:03:13

在2024年7月份的时候,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发布了一篇长达114页的战略报告,报告中详细对比了中美之间的军事实力,并假设了中美之间爆发战争后的发展。

而这篇报告还得出了一个相当让人意外的结论,那就是如果中美开战,战争将会在一个月内结束。

美军士兵

美国弹药储备不足

战争之所以结束得如此快速,核心原因是美军处于严重的弹药储备不足中。所以美国国防战略委员在经过研究后,认为如果中美开战,美国将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内耗尽弹药,然后无力再持续这场战争。

这一点让人颇为意外,要知道当前的美国依旧是很多人认为的“世界第一军事强国”,它居然会出现弹药不足的问题?

美军

其实这一点在俄乌冲突中就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朝鲜最高领导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现代战争是炮战”。

当时人们不以为然,很多人都认为现代战争是靠导弹以及其它高科技武器决胜负的。

朝鲜炮兵

然而俄乌冲突的发展打了很多人的脸,大家发现即使是战争双方装备了各种高科技武器,使用了大量的导弹,火炮依旧是决定战场胜负的决定性武器。

但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出了严重的火炮炮弹储备和生产数量不足的问题。

俄乌冲突中的炮兵

俄乌冲突中,乌克兰方面一个月需要数万枚炮弹。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乌克兰一个月在战场上差不多要消耗10来万枚炮弹。

俄罗斯方面消耗的炮弹更多,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俄军每月消耗的炮弹数量是乌克兰的3~6倍。

相比较之下,美国截止至2024年中旬的时候,155毫米口径的炮弹总产能只有每月3.6万发左右。到2024年年底的时候,美国是计划将155毫米口径炮弹的总产能,提升到每月生产7~8万枚的地步。

并且这已经是美国多次扩产炮弹的结果了,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前,美国155毫米口径炮弹的月产能只有1.4万发左右。

美国炮弹生产线

从这串数据中不难发现,美国一个国家是没法支持乌克兰的炮弹消耗的。

如果美国和中国开战,那么作为全世界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中美之间的战争规模和烈度将远超俄乌冲突,对炮弹的消耗也将远远超过俄乌冲突。

现在美国连乌克兰这每月数万枚的炮弹消耗都供不起,自然也没法在“中美大战”爆发后,生产足够的炮弹。

看到这大家可能会疑惑,美国从二战后军事力量就独步全球,这么些年来,美国就没有储备大量的炮弹么?

美国的炮弹储备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弹药储备不足的情况?

答案是美国尝试过储备,但到了现在这些储备基本都耗尽了。

首先美国是一个以海军立足的国家,美国靠着海洋霸权才坐稳了世界霸主的位置。

火炮是陆军用的武器,以海军立足的美国,自然不会储备太多的火炮炮弹。

并且从二战后,美国就没经历过几场大规模的陆战。从越南战争到“中东反恐战争”,美国对海军航空兵的依赖远远大过陆军炮兵。

阿富汗战争中的美军

上世纪的朝鲜战争,已经是美军在二战后打过的规模最大的陆战。到上世纪80年代再伴随着美国将自己的低端产业迁移出去,美国生产炮弹的能力进一步下滑,并持续到了现在。

其次,炮弹是有保质期的。

一枚炮弹保存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也最多储备30~40年左右。

也就是说,现在美国储备的炮弹,最早也是1980年之后生产的了。而1980年之后,恰巧碰上了美国对外输出产业链,炮弹产能开始快速下滑的阶段。

再碰上此前20年时间的“中东反抗战争”,这几十年时间里美国根本就没有存下太多的炮弹。

“中东反恐战争”中的美国炮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储备武器是需要成本的。

炮弹这玩意不是你生产出来后堆在那,几十年后拿来就能用的。你要用专门的场地和设施保管它,还要派遣专人去进行一定的保养和维护。这需要很大一笔钱。

所以美国不可能以“打一场世界大战”的标准,去储备大量的炮弹。美国最多以打俄乌冲突、海湾战争这样的标准,去储备炮弹。

但是美国在俄乌冲突中大量军援乌克兰,这已经大幅度消耗了美军的炮弹。加上美国自己的炮弹产能跟不上来,现在美国的武器库存中根本没有多少炮弹。

美国援助给乌克兰的炮弹

所以美国国防战略委员会得出了“美军炮弹库存支撑不了一个月”的结论。

美国在避免和中国的战争

就现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工业产能对比,谁都能看出来美国已经没有在长期战争中和中国拼国力的能力。如果“中美战争”进入到双方拼国力、拼产能的阶段,美国必败。

对美国来说,要想避免战争失败的命运,唯一的办法是不和中国发生战争。

解放军

就现在美国的一系列表现来说,美国貌似正在走上一条依靠战略收缩,来减少和中国摩擦,从而避免战争的道路。

在特朗普上台后,我们能明显感觉到相较于拜登政府,特朗普政府似乎“降低了”和中国竞争的烈度。

首先是关税问题。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商品加征了10%的关税。对比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的25%关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好像还低了。

加关税是为了保护本土制造业,这和特朗普提出的“制造业回流政策”相吻合。

其次是美国正在对“盟友”下手。在拜登政府和中国斗了4年后,美国发现从“盟友”身上吸血,比在中国身上吸血容易多了。

美国吸血

因此特朗普上台后,先是宣称要“拿下”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然后又是对“盟友”加征比中国更高的关税。

最后是开源节流。特朗普上台后,支持马斯克搞了个“政府效率部”,然后大量关停政府部门,其中包括很多负责海外事务的部门。

以上种种,都在表明美国现在要减少自己在海外的影响力,减少国家开支。

在美国战略收缩的情况下,其和中国的矛盾会大幅度延缓,双方开战的可能性会持续走低。

美国正在搞战略收缩

信息来源:

【1】博览新闻·《“政府效率部”成立20多天,马斯克的“刀”砍向了谁》

【2】红星新闻·《退、撤、关、辞 特朗普执政半 月 对外“退群”对内“开刀”》

【3】澎湃新闻·《中东睿评|特朗普2.0中东政策前瞻①:战略收缩及其困境》

【4】直新闻·《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

【5】北晚在线·《美国“援乌资金”去哪儿了?》

0 阅读:41

凡白看国际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