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车市销量报表出炉,中国品牌再度迎来了喜讯。在这背后,是新能源市场的蓬勃发展,更是白热化竞争下所取得的成绩。但总体说来,中国品牌才刚刚点燃星星之火;面对随时可能反扑的海外对手,我们还不能真的把它们当做是纸老虎。继续发力、继续攻城拔寨,才能避免重演靖康之耻,才能让民族工业的火种真正燎原。
先来看看目前的销量成绩,在上半年销量榜单前5中,丰田、本田、通用、日产等曾经的常客已经不见身影,TOP5中4个席位被中国品牌拿走,即使是暂留其中的大众,相比自主也是此消彼长。对于TOP10,中国品牌也拿下了半数名额,并且还是更具含金量的第1和第3、4、5、7名。
不仅是在国内,放眼全球,比亚迪早在去年就代表中国品牌登上世界前十,中国汽车工业70年的奋进,终于屹立在世界最高舞台;在它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逼近世界前10,且中国汽车品牌高达32.8%的平均涨幅,还在继续扩大优势。
具体来看,比亚迪6月销量为34.1万,上半年累计160.7万,远超大众的126.66万;比亚迪之外,吉利、长安、奇瑞也保持大幅增长,谁都有可能取代第二名大众;新势力板块,问界、理想、蔚来、小米也都增速喜人;出口领域,上汽和奇瑞更是成为了国人的骄傲。猛烈的攻势下,自主的市场份额上涨到了57%。在这一切的背后,有一颗强劲的引擎——新能源,还有一个好用的战术——白热化的竞争。
新能源带来的颠覆式效应,已经人尽皆知。在对国产跟合资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下,中国品牌证明了:只要是同台竞技,我们丝毫不比海外品牌差。但当这种竞争变成了一种常态,也让一些中国品牌发出了“不应该再争下去”的声音,比如长城和广汽都公开号召别再卷了,吉利也表示内卷是一把双刃剑。可实际上,前面提到的一切成绩,都离不开竞争。
正如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在2024年中国汽车论坛上所表示的那样:中国汽车越卷越强,越卷越好。比如在4年前,中国品牌还没有把研发当作口头禅,到了如今,主流国产品牌的研发费用比4年前翻了2.5倍。从三电、芯片自研自产的比亚迪,到各种全栈自研的其他自主,汽车行业的热门技术词汇,已经从TSI、V-TEC、quattro,替换成了DM-i、e平台3.0、云辇/易四方、SEA浩瀚架构、鸿蒙车机/华为智驾、马赫混动等等。
同样是3、5年的变化,彼时的国产车字字离不开性价比,如今我们却有了比日系混动还低的油耗,比TSI甚至AMG更猛的加速,比激光焊接更硬的潜艇级安全,还有带着四电级且能深度涉水的黑科技越野…白热化的竞争让我们的产品力越卷越强、品质也越卷越硬、服务越卷越好。可以说,新能源送来的只是一个公平的赛道;经过全方位的卷,我们才拥有了横扫合资对手的实力。
但不得不提醒的是,这种成绩都是暂时性的。面对国内市场,如果我们满于现状、停止内卷,那么目前的优势很快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就像去年来势汹汹的800V平台、还有彩电、沙发的等等,今年很快就普及和常态化。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清醒的意识到,中国品牌已经不再被围追堵截,但我们自己的护城河,也依旧很浅。
海外市场则更是如此,无论是欧洲的反垄断,还是北美的制裁,中国品牌同样没有到所向披靡的地步。在“一带一路”上取得巨大的出口成绩之余,我们依然需要靠竞争,修炼出让所有市场都难以拒绝的实力。
好在,从种种迹象来看,部分中国品牌提出的“不要再卷了”,更多属于一种牢骚和设想。在行动上,没有谁真正停下了内卷的步伐。其中的引领者比亚迪,在拿下全球TOP10,国内品牌+企业双销冠之后,又加速了出海的步伐。前不久,比亚迪泰国工厂落地之际,也迎来了它的8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以它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正在进驻、扎根、引领一个个海外市场。
总的来说,当车市聚焦于一个卷字,你追我赶的节奏或许会让人一眼望不到头,但从成绩来看,我们终究是对的。而在革命尚未成功,星星之火刚刚开始燎原的局势下,中国品牌应该继续用尽全力,去巩固我们在技术、产品、质量、服务上的优势,继续提高国内市场的份额,也继续去海外市场开疆拓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