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千年的正统之争

帝国五千年 2020-08-29 10:27:15

三国时期蜀汉与曹魏的正统之争延续千年,而各朝各代对于此的看法各不相同。曹魏法理上受禅于汉献帝刘协,法理上曹魏占据正统地位。但是刘备作为汉室后裔,在曹丕受禅称帝第二年就在益州以汉室后裔为名在成都称帝,蜀汉虽然只占据益州和汉中,但是血统上蜀汉为正统。

然而这场争论不仅仅是曹魏政权与蜀汉政权的争论,三国末期,司马家族掌控曹魏朝堂,司马昭派兵灭了蜀汉,而其子司马炎走了曹丕的老路,胁迫曹魏末帝禅位与他。自然西晋王朝承认曹魏是正统,毕竟如果不承认曹魏政权的合法性就相当于不承认自己的合法性。而作为重要的三国史记《三国志》更是以曹魏为正统,作为纪传体史书《魏书》的皇帝采用本纪,而《蜀书》、《吴书》则列传。也就是陈寿的笔下曹魏才是正统,而蜀汉则是臣属国,自然只能列传,陈寿前半生在蜀汉做官,蜀汉灭亡之后才到晋朝做官,但是他也代表了西晋的主流观点,连刘备建立汉国名都改成了蜀。

到了东晋又发生了改变,东晋由于南迁势力范围已经和三国时期东吴相当,东晋的史学家习凿齿则认为晋承汉统,以蜀汉被灭为汉王朝的终结,曹魏虽然受禅于汉献帝实为篡逆,而晋朝虽然受禅于曹魏实则是越魏继承汉祚,不然就不是正统。习凿齿的这种观点更是体现在其著作的《汉晋春秋》中体现出来,采取蜀汉的纪年,一直到蜀汉灭亡作为汉朝结束。这种史学观点更是延续很久,作为东晋统治者自然赞同这种观点,毕竟与西晋相比东晋已经南迁要保证其正统性则需要新的观点,若承认曹魏则承认北朝的正统性,承认蜀汉是汉朝的延续证明了晋朝是延续了汉朝。

习凿齿的这种观点也仅仅是体现在东晋,在后续的隋唐至北宋自然还是以魏国为正统。北宋史学家所著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更是以曹魏纪年,北宋的主流观点自然是以曹魏为正统。不过到了南宋这种观点因为朱熹的观点而改变,朱熹以理学著称被称为孔子之后又一人人称朱子,对后世影响极大。而朱熹则以蜀汉为正统,所著《通鉴纲目》中把《资治通鉴》中原以曹魏纪年改为蜀汉纪年。

朱熹之所以有如此的观点,完全是因为南宋犹如东晋境遇一样。北宋和金朝的战争中失败,北宋二帝被俘,北宋灭亡皇室南迁建立南宋。中原地区被金朝所据,而且南宋与金朝签订绍兴和议,南宋沦为金朝的臣属国,自然不能以中原为正统。所以朱熹以蜀汉为正统,以表明南宋为华夏正统。也是对东晋司凿齿的观点的认同。由于朱熹的影响力,有对朱熹认同者自然是追随这种观点。

元灭宋之后正统论依然争论不休,元朝统治者索性给辽宋金三朝各修史书,三朝都为正统。由于朱熹理学的影响到了明清时期,蜀汉正统论则是逐渐占据主流。如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则是尊刘贬曹,清朝统治者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为了维护统治更是推崇朱熹观点。

实际上这场正统之争各方所持观点都是因为政治需要,不论是曹魏还是蜀汉都不能作为正统的延续,曹魏和蜀汉都未曾统一天下,只是各自占据一方,并不能作为大一统正统王朝。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