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春秋188:棕竹|你愿意“盘”它吗?

花木花木 2025-03-23 04:43:52

2019年4月中旬,我游览佛山雷岗公园时,看到一片茎像棕榈,叶子有点儿像竹的小苗,小苗中插着说明标牌,说这些小苗是棕榈科棕竹属植物棕竹Rhapis excelsa。

标牌还介绍说,棕竹为典型的室内观叶植物。因为耐阴、耐湿、喜散射光,可长期在室内光线明亮的地方摆放,即使连续3个月在暗处见不到阳光,也能正常生长,并能保持其浓绿的叶色。棕竹丛生挺拔,枝叶繁茂,姿态潇洒,叶形秀丽,四季青翠,似竹非竹,美观清雅,富有热带风韵,为目前家庭栽培最广泛的室内观叶植物。

次日,我在佛山万达四季花城见到一丛很高大的棕竹,感觉有3米多高。之后我又多次在佛山街边的绿地中见棕竹。

5月初,我在广州华南植物园看到长了花苞的棕竹,小球般的花苞密布在长而细的花序上。由于它的花梗有分枝,分枝上又有小分枝,小分枝往往弯曲,就显得很杂乱,没有美感。另外,还看到一种稍有不同的,它的花枝要短一些,更硬朗,花苞也不很密集,不知是否又是一个品种。

《中国植物志》说,棕竹俗名裂叶棕竹,产我国南部至西南部。日本亦有分布。

古代称棕竹为桃枝竹、桃枝、椶(zōng,今作棕)竹,“桃枝”在《山海经》(形成于战国中晚期至西汉初期)就已有了记载,说嶓冢山等处多桃枝。椶竹在《十道志》(唐代全国地理总志)中已有记载,由于《十道志》已佚失,我无法查到原书内容,只好抄录一下元代李衎在《竹谱》中的引用:“巴蜀纸惟十色,竹则九种,椶竹其一,椶身而竹叶。”

棕竹在古代就已被利用,宋代时用它制作竹杖,陆游就用过一根,不过他那根是从占城(越南)泊来的,他还为此写了一首《占城棕竹拄杖》的诗。(参云气压葛陂龙,跨海来扶笠泽翁。八十尚思行脚在,与公处处现神通。)

明代时还被用来制作棕竹扇。这种扇子风力柔和,“忽悠感”更强,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成了当时帅哥的标配,当时的小调唱道:“卖俏哥,你卖尽了千般俏。白汗巾,棕竹扇,香袖儿里笼着。”棕竹扇的扇骨极其光润,表面像有金丝游走,因此棕竹又被称为“金丝竹”。

来自网络

来自网络

清代《花镜》介绍棕竹制扇

近十几年,棕竹扇又热起来了,倒不是当代帅哥要用它来耍酷,而是受到了文玩界的热捧。可完好保存下来的棕竹扇毕竟很少,于是人们就找行家加工。现在加工的自然比过去的更加精良,可包浆得自己盘上去。一般人可能嫌麻烦,但文玩家们不会,“盘”正是他们的乐趣所在。

文玩家们还开发了棕竹文玩的新品种,如把件和手串。用棕竹制作文玩,花钱很少却效果奇佳,很受欢迎,你想“盘”一个吗?

来自网络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