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明当藩国有多难?能不能封王封世子,全得看大明皇帝心情好坏
世人都说朝鲜是大明最听话的藩国,朝鲜国王见了大明使臣,那可是要行三跪九叩之礼的。每逢大明皇帝登基、过寿,朝鲜都要派出重臣带着珍贵礼物前去祝贺。可谁又知道,这个"最听话的小弟"想要在大明面前站稳脚跟,却要经历多少波折和坎坷?
有趣的是,朝鲜国王想要继位,不光要得到本国大臣的支持,还得看大明皇帝的脸色。甚至有些朝鲜国王,在位几十年都没能得到大明的正式册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真的全凭大明皇帝的心情好坏来决定吗?
一、朱元璋的态度:对李氏朝鲜的强硬拒绝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的秋天,朱元璋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奏折。这份奏折来自远在朝鲜半岛的李成桂,上面恭恭敬敬地写着请求大明朝廷承认他的新政权。
可朱元璋看到这份奏折后却大发雷霆!
原来在这之前,高丽王朝的辛禑、辛昌父子已经向大明称臣,朱元璋还赐给他们印玺,承认他们的统治地位。谁知这李成桂突然横空出世,把原本在大明册封下的高丽王室给赶下了台!
更让朱元璋恼火的是,李成桂还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把持朝政大权。从洪武六年到洪武二十八年,短短二十多年间,高丽王室就被换了四次!
朱元璋对这种行为十分反感。他把李成桂和李仁任父子的所作所为,都写进了《皇明祖训》,称他们是"弑君者"。这份训诫不仅是给后代子孙看的,更是明确表达了对李氏政权的不满。
但朱元璋也很清楚一个道理:朝鲜半岛不能乱。元朝就是靠着高丽牵制日本,让倭寇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大明刚建立不久,北方还有蒙古虎视眈眈,实在不宜在东边再生事端。
于是朱元璋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对李成桂的新政权不发兵讨伐,但也不给他正式册封。李成桂派来的使臣一次次叩门求见,朱元璋就是不松口。
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这一年,李成桂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自称"权署国事"。他向明朝递交的奏折上,字里行间充满了谦卑:"臣本一介武夫,不敢冒称王号。"
朱元璋依然不为所动。他下令把李成桂的使臣扣在南京,连年贡都不许进贡。这可急坏了李成桂,他只好继续"权署国事",连自己的王号都不敢确定。
就这样,李成桂在位期间,一直未能获得明朝的正式册封。这个尴尬的局面,直到他的儿子李芳远即位,遇到了同样"夺位"上台的永乐帝朱棣,才得到了改变。
二、永乐盛世:朱棣时期的关系转机
永乐元年(1403年)的那个春天,朝鲜使臣走进南京的朝堂时,发现气氛与往年大不相同。新登基的永乐皇帝朱棣,竟然对他们格外和善。
这一切都要从朱棣还是燕王时说起。那时的朱棣与朝鲜王李芳远就有着特殊的交情。当年李芳远还是世子时,就曾多次派使臣到北平拜访燕王府。每逢节庆,李芳远必定送来珍贵的礼物,而朱棣也常常回赠精美的丝绸和瓷器。
建文帝继位后,朱棣起兵"靖难"。在大多数藩王和大臣都持观望态度时,李芳远却第一个派使臣祝贺朱棣登基。这份"知遇之恩",朱棣一直记在心上。
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破天荒地给李芳远下了一道特旨。这道圣旨一改洪武年间的强硬态度,不仅正式册封李芳远为朝鲜国王,还特别提到:"朕念尔世守东土,恪修职贡,可赐尔誓书,准尔自择世子。"
这道圣旨可谓是给了朝鲜莫大的体面。从此以后,朝鲜国王可以自行决定世子人选,不必拘泥于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决定,为后来朝鲜王位的顺利传承奠定了基础。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棣还在《大明统志》中,专门为李氏朝鲜的开国"正名"。他把李成桂夺取政权的过程,改写成了"众推门下侍郎李成桂主国事"的说法,完全洗清了李氏家族"弑君"的嫌疑。
有了朱棣的支持,朝鲜与明朝的关系进入了蜜月期。永乐三年(1405年),李芳远派出规模空前的使团,带着珍贵的贡品来到南京朝贺。朱棣不仅设宴款待,还特意让李芳远的使臣参观新建的南京皇宫。
这种亲密关系一直延续到李芳远的儿子李祹继位。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迁都北京,特意给朝鲜颁布诏书,告知这一重大决定。从此,朝鲜使臣的朝贡路线改为从义州出发,经过辽东,最后到达北京。
这一时期,朝鲜在科技、文化等方面也得到了明朝的大力支持。朱棣多次派遣工匠到朝鲜,帮助改进火器制造技术。同时,大量的中国书籍、器物源源不断地流入朝鲜,促进了朝鲜文化的发展。
这样的黄金时期一直持续到永乐末年。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明朝与朝鲜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为后来两国的往来树立了典范。
三、朝贡体系下的政治博弈
正统年间的一个早春,朝鲜使臣在北京城外等候了整整七天。这一次,他们带来了一份特殊的奏折,请求明朝批准世子李弘暾的继位资格。
在大明朝廷看来,册封藩国君主可不是一件小事。每次朝鲜派使臣来请求册封,都要经过一套繁琐的程序:先由礼部接收奏折,再转交兵部会审,最后由皇帝定夺。这一来二去,往往要耗费数月时光。
更有趣的是,朝鲜使臣来到北京后,还要学习一套复杂的朝贡礼仪。他们必须在礼部官员的指导下,反复练习"三跪九叩"的大礼。有一年,一位年迈的朝鲜使臣因为跪拜动作不够标准,竟然被礼部官员让他重复练习了整整三天!
这还不算完。朝鲜使臣每次进京,都要带来丰厚的贡品。其中最受明廷欢迎的是人参、虎皮和布匹。为了讨好明朝官员,使臣们还会私下准备一些"非正式"的礼物。正统十年(1445年),就有朝鲜使臣因为私赠礼物过多,被弹劾了一状。
明朝对朝鲜的干预也是无孔不入。景泰二年(1451年),朝鲜国王李裕想要修建新的宫殿,竟然要先向明朝报备。明朝派出的使臣到达汉城后,不仅要查看宫殿的图纸,还要实地考察建筑的规模,生怕朝鲜的宫殿超过规制。
但朝鲜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他们很快就发现,明朝的官员们也有软肋。天顺年间,一位朝鲜使臣在北京偶然得知,当时的礼部尚书特别喜欢高丽纸。从那以后,每次朝鲜使团都会特意多带些高丽纸,专门送给礼部的官员。
英宗年间更是出现了一件趣事。当时朝鲜世子想要迎娶一位大臣之女,按规矩要向明朝报备。使臣们深知此事棘手,特意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奏折,并附上大量珍贵礼物。结果这份婚事不仅很快得到批准,明朝还特意赐下了锦缎和珠宝作为贺礼。
正统到景泰年间,朝鲜每年都要派出三到四次使团入京朝贡。这些使团不仅带来贡品,还肩负着收集情报的任务。他们要打听明朝的政治动向,记录朝廷大臣的升迁变动,甚至要留意京城物价的涨落。这些信息都会被详细记录,带回朝鲜,成为制定对明政策的重要依据。
四、万历年间的权力角逐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的一个寒冬,朝鲜国王李昖又一次派出使臣前往北京。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向明朝请求册封光海君为世子了,但这次依然铩羽而归。
其实早在壬辰倭乱爆发之初,光海君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当时朝鲜几乎所有的王子都还是稚龄,只有十七岁的光海君和他的哥哥临海君年纪稍长。在日军攻入汉城的危急时刻,这对兄弟被赋予了重任。
谁知天不遂人愿,临海君在战争中被加藤清正俘虏。而光海君却在乱世中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干,他四处奔走,招募义军,重整军备,为抗击倭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昖很快就决定立光海君为世子。但问题来了:按照朝鲜的礼法,光海君是恭嫔金氏所生的次子,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来继承王位。可是当时其他王子年纪尚小,就连日后的仁祖李倧也才十二岁。
于是从万历二十二年开始,李昖开启了他的"世子请封之旅"。十年间,他整整五次向明朝递交奏折,请求正式册封光海君为世子。可明朝的回答总是千篇一律:"继统大义,长幼定分,不宜僭差。"
更让李昖头疼的是,他的十三个儿子中没有一个是王后所生。其他王子的出身和光海君半斤八两,而临海君在被囚禁期间精神受创,已经无法承担重任。
这一局面在万历三十年(1602年)达到了高潮。当年明朝派来的册封使臣,看到光海君代理朝政的场景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不守礼法"。使臣甚至威胁说要上书万历皇帝,弹劾朝鲜"僭越"。
李昖只好让光海君暂时避居别处,表面上不再让他参与朝政。但实际上,朝中大小事务依然由光海君处理。这种尴尬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李昖驾崩。
直到努尔哈赤在辽东崛起,明朝才不得不改变态度。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朝鲜国王来制衡女真人的势力。于是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当光海君终于登基时,明朝一改往日态度,很快就发来了册封诏书。
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局。光海君即位后,明朝朝臣对他的质疑声从未停止。有大臣甚至在奏折中称他为"夷狄之君",认为他不配享受与大明皇帝平起平坐的待遇。
五、藩属国地位的尴尬处境
天启元年(1621年)的冬天,朝鲜使臣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努尔哈赤已经占领了辽东。这个消息让明廷震动,他们立刻派出使者询问朝鲜的态度。
这可让朝鲜王室为难了。一边是几百年来的宗主国大明,一边是近在咫尺的后金势力。朝鲜的处境,就像是在钢丝上跳舞。
这种尴尬,从建国之初就已经开始了。朝鲜历代国王见了明朝使臣,都要穿着规定的冠服,行三跪九叩之礼。每年的贡期,也必须严格遵守明朝的规定。可即便如此小心翼翼,朝鲜依然经常被明朝训斥"不守礼制"。
天启四年(1624年),朝鲜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的明朝使臣看到朝鲜宫中挂着一幅画像,画中人物的衣冠与明朝官服相仿,顿时大怒,认为这是"僭越"之举。朝鲜官员连忙解释说那是祖先画像,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更有意思的是朝鲜的年号问题。按理说,藩属国是不能用自己的年号的。但朝鲜王室却想出了一个妙计:对外用明朝年号,对内悄悄用自己的年号。在官方文书上,更是常常出现"大明某年,朝鲜某年"的双重纪年方式。
面对这种局面,朝鲜王室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生存之道。他们对明朝的要求从不正面抗拒,而是以"不懂""误会"或"习俗不同"为由,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崇祯初年,朝鲜甚至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外交用语:"再三请训"。每当遇到棘手的问题,朝鲜使臣就说要"再三请训",实则是在拖延时间,等待形势变化。
这种策略在与后金的关系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当努尔哈赤派使者来时,朝鲜一面拖延答复,一面向明朝报告。当后金军队压境时,朝鲜又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以求明朝谅解。
不过这种平衡并没有维持太久。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壮大,明朝的影响力日渐衰退,朝鲜的处境也越发艰难。崇祯十年(1637年),朝鲜最终不得不向清朝俯首称臣。
但即便是在这种情况下,朝鲜依然没有完全放弃与明朝的联系。他们继续派出使臣,只是规模和频率大不如前。这种微妙的平衡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