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吴国桢一直是蒋介石的得力助手,早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他在党内就有着重要地位。后来蒋介石退守台湾,更是直接委任他为台湾省主席,足见两人关系非同一般。从这些安排来看,他们的交情确实十分深厚。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意料。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吴国桢与蒋介石的关系最终恶化到了蒋介石不得不考虑除掉吴国桢的程度。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渐渐不和】吴国桢早年的人生轨迹堪称精彩。从南开中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清华大学深造,随后赴美求学,并成功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可谓才华横溢。在美期间,他结识了两位关键人物,正是这层关系最终将他引荐给了蒋介石。
在美国期间,吴国桢与宋美龄、宋子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得益于这层关系,他于30年代初回国后顺利进入蒋介石的核心圈子,迅速成为其身边举足轻重的人物。吴国桢确实有两把刷子,深得蒋介石信任。老蒋看中他,主要是因为他留过洋。虽说吴国桢不符合蒋介石的四大用人标准,但能得到重用,自然有其过人之处。
吴国桢这个人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的忠诚。像他这样的人,一旦认定了主子,就绝不会轻易变节。正因为如此,蒋介石用起他来也特别放心。而且,吴国桢可不是那种只会耍嘴皮子的官员,他在国民党里算得上是个能办实事的主儿。
1946年夏天,蒋介石把上海这个烫手山芋交给了吴国桢。那时候的上海可不是好管的,洋人扎堆不说,通货膨胀更是让人头疼。吴国桢一上任就马不停蹄地出台政策,着手解决粮食危机。
老蒋向来有胡乱指挥的毛病,不管是军事还是政治领域都这样。当时他听了别人的建议,非要推行新货币政策,这不是给吴国桢找麻烦吗?危机还没解决,就急着搞新货币,这不是添乱吗?老蒋采取强硬措施,直接下令强行收缴民众的财物和货币。吴国桢对此持反对态度,认为这项任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推出新货币不仅耗资巨大,还得花时间逐步替换。就算真出了什么岔子,老蒋也担不起这个责任。他这人有个特点,就是从不听劝。当时不少金融专家都找过他,可他还是我行我素,坚持己见。
面对专家和吴国桢的建言,蒋介石始终不为所动,执意让儿子蒋经国负责新货币的推行工作。然而众所周知,蒋经国在上海的这次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也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蒋经国接到蒋介石的指令后,下定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给父亲瞧瞧。然而,上海这地方各路人马混杂,他一到任便立刻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打虎"行动。
起初,蒋经国的确干得不错,揪出了不少贪官。可话说回来,一个城市的运转离不开各方势力的制衡,就像清水里没了鱼反而失了生机。这种微妙的平衡一旦打破,后果不堪设想。可惜,刚上任的蒋经国哪能明白这些门道呢?
除了对付陶启明和杜月笙的儿子,他还把矛头指向了孔令侃。提到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清楚他的背景。他是孔祥熙的儿子,宋美龄的外甥,而宋美龄对这个外甥一直宠爱有加。
孔令侃找到宋美龄时,她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不过,这种事她当然不能亲自出马,于是她找上了吴国桢。在吴国桢和一些地方民间组织的协助下,再加上宋美龄的暗中推动,蒋经国的行动很快就被叫停了。
【二、如履薄冰】孔令侃和蒋经国本是亲戚,但蒋经国却毫不留情地对他下手,这是为什么呢?说到底,蒋经国当时急于建功立业,想要证明自己。可惜事与愿违,他不仅没能如愿升迁,反而闹得满城风雨,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笑柄。
作为蒋介石的继承人,蒋经国在当时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太子"。面对宋美龄在背后的操纵,他虽心知肚明却无可奈何。由于无法直接与宋美龄对抗,蒋经国只能将满腔怒火转向吴国桢,将其视为发泄的对象。这种无奈的选择,折射出当时复杂的权力格局。
到了台湾后,蒋经国和吴国桢的矛盾愈发尖锐。作为主席,吴国桢掌管财政大权,而蒋经国则负责培养特务,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然而,每当蒋经国向吴国桢申请经费时,吴国桢总是以财政紧张为由,无法满足他的需求。
在蒋经国看来,吴国桢此举分明是存心针对自己,但实际上他误解了对方。要知道,台湾全体民众的日常开支,加上国民党高级将领的俸禄,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台湾的资源有限,不像大陆那样有更多的创收渠道,因此财政吃紧也是情有可原的。
当时吴国桢与蒋介石的关系相当紧张。吴国桢就像古代那些不懂变通的文人,说话直来直去,完全不顾及场合。而蒋介石向来不喜欢听那些空话大话。吴国桢公开批评特务机构随意抓人,这让老蒋更加不满。
这不,他直接找到老蒋摊牌了,但语气太冲,反倒让老蒋起了疑心。后来吴国桢又拦着不让特务抓人,这下老蒋更觉得他有问题了。【三、彻底反目】吴国桢的主要价值在于调和中美关系。当美方与蒋介石关系融洽时,他的作用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尤其是在艾森豪威尔出任美国总统后,美蒋关系更加密切,吴国桢的存在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这种时候,他被边缘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吴国桢可是政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一看形势不对,立马撂下主席的担子,回家休养去了。可这一走,蒋介石心里就犯嘀咕了:这小子是不是想跑路,还打算带着秘密开溜?这还得了,老蒋哪能忍得了这口气!某日,吴国桢意外收到蒋介石秘书的邀约,请他前往阳明山一游。会面时,蒋介石态度亲切,这让吴国桢深感老蒋并未忘却昔日情谊。
吴国桢对蒋介石毫无戒心,返程时蒋介石主动提出让司机用专车送他们,吴国桢没多想就答应了。不料途中,吴国桢的妻子突然腹痛难忍,只好中途下车,找了一户人家暂时歇脚。夫妻俩回到车旁,发现司机正愣愣地盯着地上脱落的轮胎。原来他们走后,司机下车活动,无意间发现轮胎螺丝有些松动。他轻轻一碰,整个轮胎就掉了下来。
若非吴国桢夫人突感不适,三人恐怕难逃此劫。情急之下,吴国桢只得暂且向蒋介石低头,以求自保。【结语】直到第二年,蒋介石才批准吴国桢离境。获得许可后,吴国桢一家立即启程前往美国。然而,两年后,蒋介石突然记起吴国桢,并通过美国方面施压,要求他回国。这一举动导致两人关系彻底破裂。
吴国桢借助媒体曝光了蒋介石鲜为人知的秘密,蒋介石因心生畏惧,最终选择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