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消息,随着大连人、深圳俱乐部相继宣布解散,广州队命悬一线,2020赛季中超半数球队已死。
当我们感叹这个寒冷的中国足球冬天,不如思考两个问题。
一、为什么?
疫情、经济形势、中性名、足协贪腐、金元足球……
这些都是客观因素,但都不是根本原因。
根子的问题还是初心错了。
大多数老板搞足球,并不是把俱乐部当做一个资产去让它不断增值,俱乐部,只是一个利益交换工具而已。
过去30年,但凡有一个老板把俱乐部当成提款机,那反而职业足球就发展起来了。
即使是在2016年左右资本疯狂投入中超的时候,这些俱乐部老板也从未想过把自己的俱乐部运营好,价值翻个十倍,未来出手还能狠赚一笔。
复星集团投资狼队,目前狼队价值已经翻了8倍,短短8年时间8倍回报,你干哪个投资能有如此高的回报?
中国足球不是这样的。
俱乐部变成了一个城市名片,俱乐部老板只想通过这张名片获得他母体公司想要的资源,比如优惠政策,比如大宗土地。
中国足球从未有过真正的职业联赛,从未有过真正的职业足球,现在也是如此。
二、怎么办?
情况会改变吗?不!答案可能让你失望了。
这不是宋凯这届足协领导班子的视野、决心和能力问题,换另外一套班子,还是一样。
看看现在幸存的中超俱乐部股东构成,这些国企搞职业足球的初心又是什么呢?
如果把职业足球当成一种公益事业,如同罪人陈戌源所说的那样,那更是大错特错了。
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如果投资职业足球是为了长远的价值投资,那么我们还有点点希望。一方面通过科学运营让俱乐部逐步降低亏损,直至扭亏为盈,每个赛季都能通过转播权分成、赞助、比赛日收入有略微的盈利。另一方面,俱乐部自身价值不断增长,从1亿慢慢增长到8亿、10亿,即使未来股权转让,这么多年的投入也算有了回报。
但显然,这是中国足球的乌托邦。
一家中超俱乐部一个赛季运营成本最起码1个亿起步。
收入呢?转播权分成足协只给800万,自己的赞助能搞个1000万那是管理者绝对有本事,比赛日收入更是因为各自客观原因,数百万顶天了。各位球迷朋友可以关注一下冠名权开放后的签约情况,现在有哪个企业会拿出1000万给你冠名,市场回报是什么?我拿这1000万投产品销量挂钩的效果广告好不好?
即使精打细算,即使经营团队殚精竭虑,即使球队将士奋勇拼搏,一个赛季下来,最好的情况也是亏了一半,5000万!
英超的情况呢?不说曼城、利物浦这种豪门,一般中下游球队一个赛季收入1.5亿英镑,只要转会市场没像埃弗顿、森林那样瞎搞,一个赛季下来1000万英镑利润还是有的。
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中国足球现在反而需要资本投入了。
如果没有一笔巨大的资金投入“职业联盟”,热启动中超的转播权、赞助市场,通过科学管理让各家俱乐部遵守中超的FFP或PSR,中超各家的巨额亏损会一直持续下去!
今年大连人、深圳队倒下了,明年可能会是其他的俱乐部。
围绕这两个问题,永远都会有各种争议。无论是名嘴还是普通球迷,无论是足协官员还是俱乐部基层工作人员,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讨论了半天,到最后还是无疾而终。
类似的话题,其实我们在中超元年就讨论过,那是2004年,20年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