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彭长征眼中的文化大家(大湾区)系列:我不想说李海鹰

周海燕吖 2025-02-10 17:05:28
人物彭长征眼中的文化大家(大湾区)系列:我不想说李海鹰

李海鹰这个人啊,就像珠江边上一棵不起眼的小树,慢慢长成了参天大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他从小就喜欢听粤剧,后来当了海军,又去了音乐学院,最后成了大名鼎鼎的音乐人。这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可也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李海鹰小时候,家里人送他一把秦琴,他就开始琢磨起来。那时候他还不懂什么是音乐,就觉得拉琴子挺有意思的。后来他又学了小提琴,这下可好,整天在家里拉来拉去,吵得邻居都不得安生。他爸爸是个粤剧迷,整天哼哼唧唧的,李海鹰耳濡目染,也跟着学会了不少粤剧曲调。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些东西日后会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

李海鹰家里是革命军人出身,从小就教育他要爱国爱党。他虽然不太懂这些大道理,但是心里总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家做点什么。后来他参军入伍,成了海军文工团的一员。在部队里,他开始尝试创作一些小曲子。那时候他还不知道,这些小打小闹的创作,日后会成为他音乐生涯的起点。

在海军文工团的日子,李海鹰过得挺充实。白天排练演出,晚上就琢磨自己的小曲子。他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每天都干劲十足。有一次,他创作的一首歌在部队里小有名气,这让他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从那以后,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创作出更多好作品。

李海鹰离开海军文工团后,来到了广州。那时候广州的音乐氛围很浓,到处都是唱片公司和音乐人。他觉得自己来对地方了,于是开始四处投稿。刚开始没人理他,他也不气馁,继续埋头创作。终于有一天,他的作品被一家唱片公司看中了,这让他兴奋不已。

那时候,台湾的流行音乐正风靡大陆。李海鹰觉得,自己也可以创作出不输给台湾歌手的作品。他开始尝试各种风格,有时候写得很顺,有时候却怎么也写不出满意的东西。他常常熬夜到深夜,就为了找到那个最合适的旋律。有时候灵感来了,他甚至会在半夜爬起来记录。

1989年,李海鹰接到了一个任务,要为一部音乐电视片创作插曲。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珠江,于是写下了《弯弯的月亮》这首歌。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这首歌,觉得太软了,不够劲爆。但李海鹰坚持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这首歌能够打动人心。果然,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1990年,李海鹰为一部歌舞片创作了一组歌曲。其中有一首叫《我不想说》,这首歌后来成为了他的又一力作。当时他和词作家陈小奇合作,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最后创作出了这首充满惆怅和困惑的歌曲。李海鹰觉得,这首歌好像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那些不愿意说出口的话,都藏在了歌词里。

《我不想说》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轰动。很多人都被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打动,觉得歌里唱的就是自己的心事。李海鹰没想到,自己的创作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开始意识到,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方式。

这首歌的成功,让李海鹰在音乐圈里的地位更上一层楼。很多歌手和唱片公司都开始主动找他合作,希望能够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李海鹰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创作的方向。他开始更加注重歌词的内涵,希望能够通过音乐传达更多的情感和思想。

1992年,李海鹰又创作了一首名为《走四方》的歌曲。这首歌的灵感来源于当时正盛行的打工潮。李海鹰想到,那些离开家乡到处打工的人,心里一定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于是,他把这些情感融入到了歌曲中。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大打工者的喜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走四方》的成功,让李海鹰意识到,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反映。他开始更加关注社会热点,希望能够通过音乐反映时代的变迁。这种创作理念,让他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

李海鹰的音乐之路,就像歌名《走四方》一样,走遍了大江南北。他的作品不仅在广东流行,更是传遍了全国各地。他觉得,自己的音乐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使者,把南方的音乐风格带到了北方,又把北方的音乐元素带回了南方。这种南北交融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他音乐的一大特色。

进入新世纪后,李海鹰决定北上发展。他来到北京,开始尝试为影视作品创作音乐。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他觉得,这也是一个新的机会。他开始研究影视音乐的特点,希望能够创作出既能配合影像又能打动人心的作品。

2005年,李海鹰为电视剧《亮剑》创作了主题曲《中国军魂》。这首歌充满了力量和激情,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好评。很多人都被这首歌的气势所震撼,觉得它完美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李海鹰没想到,自己的作品能够引起这么大的反响。他开始意识到,音乐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传递精神和价值观的方式。

《中国军魂》的成功,让李海鹰在影视音乐领域站稳了脚跟。很多导演和制片人都开始主动找他合作,希望能够为自己的作品创作出同样优秀的音乐。李海鹰觉得,自己好像找到了新的创作方向。他开始更加注重音乐与影像的结合,希望能够通过音乐增强影视作品的表现力。

年过七旬的李海鹰,并没有停下创作的脚步。他回到了广州,担任星海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的院长。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他觉得,这也是一个传承音乐的机会。他开始思考如何培养新一代的音乐人才,希望能够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在星海音乐学院,李海鹰不仅教授学生音乐创作的技巧,更注重培养他们的音乐感觉和创作灵感。他常常告诉学生,音乐创作不能只依靠技巧,更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刻的情感。他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灵感。

李海鹰觉得,自己的音乐之路还没有走到尽头。他希望能够继续创作,同时也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他相信,只要保持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就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打动人心的作品。对他来说,音乐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