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男子性侵初中生致孕无法立案,专家:给父母的3点警示

老同学说事 2025-04-26 12:45:17

初中生小雨被5名初中生性侵,怀孕发现流产胎儿的父系DNA并不是这五人

调查发现胎儿父亲是小雨的“网恋对象”谭某星,是社会上的混混;

但泗县警方认为谭某星无罪,决定不予立案

原因是认为:小雨是自愿与谭某星发生关系,而且谭某星声称:不明知小雨年龄,并不知道是未成年,构不成强奸罪,无罪释放;

2023年3月五名初中生明确犯罪事实,以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到8年不等;

小雨的母亲说,同年8月份,她收到警方针对谭某星作出的终止侦查决定书;

小雨可能终身不孕

小雨在人工流产过程中不仅大出血,还导致双侧卵巢萎缩,存在三处伤残;

意味着:卵子生成和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功能彻底丧失,不仅影响受害者本身的身体发育,而且会导致永久性不孕;

没有哪一个母亲能忍受自己的女儿是这样一个结局

母亲杜素媛不认可公安的决定,她四处奔波,终于在今年3月11日,她收到泗县检察院的短信通知,经审查,案件符合该院受理条件;

这件事也给我们父母敲响了警钟,从以下三点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1、孩子关于性安全的认知不足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70%的初中生性知识来源于网络(含色情内容)或同伴交流,仅不足5%来自家庭或学校,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尤其是妈妈,是沟通孩子正确性教育观念的主要角色;

让孩子了解性知识、正视性安全、从而保护自己不被错误引导受到伤害;

2、父母对孩子的监管不足

父母需尽量避免让女孩子单独外出、独自留宿他人家庭或出入成人娱乐场所,即使无法全程陪同,也应要求孩子实时汇报行踪并关注其异常表现(如情绪突变、身体伤痕等)

3、警惕网络社交陷阱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需明确告知孩子

1、不能随意给陌生人发布自己隐私照片和身份信息、家庭地址信息等

2、不能与网友单独见面,尤其是封闭陌生场所(如宾馆、私人住宅)等

3、监督孩子防止其接触非法书刊、色情视频或参与裸聊等行为,避免遭受“网络性侵害

保护未成年,不仅要父母,也要学校和社会一起携手打造性教育安全防护墙

1、学校积极展开科学性知识启蒙利用绘本、动画等工具帮助孩子认识身体结构,明确男孩和女孩的身体界限,并告知“遭遇侵害后无需保守秘密,及时告知老师和父母;

2、培养孩子“自救能力”通过情景模拟训练,让孩子学会在不适场景中呼救或逃离,例如:公共场所可大声呵斥震慑施害者,向人多的场所大声求救等;

3、法律安全教育

法律安全不仅约束成年人,也约束未成年,在性教育过程中,也要普及强迫他人是会受到法律制裁的,法律规定:只要明知是未成年的,无论是否自愿一律按强奸处罚

4、完善事后应对机制,避免二次伤害若发现孩子疑似受害,需立即报警并保存证据(如聊天记录、衣物痕迹),同时避免责备孩子,防止其因羞耻感隐瞒真相,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孩子留下心理阴影;

此事件警示父母需从监护责任、风险识别、教育沟通、法律维权四方面构建保护体系;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