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军收回“租界“,为何遭到江浙财阀抵制,不惜巨资收买蒋介石

秋柳浏览过去 2024-11-20 12:34:52

《北伐军收回"租界",为何遭到江浙财阀抵制,不惜巨资收买蒋介石》

世人皆知1926年北伐军势如破竹,却鲜有人知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浪潮之下,暗流涌动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当北伐军收复武汉、九江等地租界时,远在上海的江浙财阀们却坐立不安。一个名叫虞洽卿的商界巨头,带着一份重金悄然南下南昌,拜会了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从此,历史的车轮开始偏离原有轨道。短短数月内,这些看似与军事无关的银行家、企业家为何三次向蒋介石奉上巨额资金?他们又为何如此忌惮北伐军收回租界的主张?背后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秘密?

一、租界危机与财阀恐慌

1926年7月4日,广州国民政府的北伐誓师大会上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就在这个炎炎夏日,一纸《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传遍大江南北,"收复租界"四个大字犹如一记惊雷,在上海滩掀起了轩然大波。

当日,上海《申报》的编辑室内,几位编辑围着这份刚收到的电报议论纷纷。有人说这不过是一纸空文,有人却忧心忡忡地指出:"武汉可是有五个租界啊!"这句话一出,整个编辑室顿时陷入沉默。

果不其然,这份宣言很快就显示出了它的威力。八月中旬,北伐军攻克岳州,当地的英国租界不战而降。紧接着,九月底武昌、汉口相继解放,设在武汉三镇的英、法、日、德、俄五国租界也在群众运动的压力下相继被收回。

这一连串的胜利消息传到上海,租界里的洋行、银行顿时人心惶惶。位于南京路上的怡和洋行,一向高傲的英国商人们也开始频繁出入上海工商界要人的府邸,商讨对策。

十月初的一个傍晚,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的私邸内灯火通明。各路商界大佬纷纷前来赴会,他们中有中国银行的要员,有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大班,还有各大钱庄的东家。虞洽卿站在大厅中央,手里拿着一份刚从武汉传来的电报。电报上详细记载了武汉各租界被收回时的情形:工人们组织起来,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租界当局在压力下不得不接受谈判。

更让他们惊恐的是,北伐军在收回租界后,立即成立了市政府接管租界事务。原本享受特权的洋行被勒令改组,原本高高在上的工部局被撤销,连租界内的特殊法权也被取消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租界内那套庇护他们生意的特殊制度即将土崩瓦解。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一位刚从九江回来的商人带来了更令人不安的消息:在九江英租界,不仅租界被收回,连带着租界内的英国银行也被收归国有。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击在在场每个人心上。

当晚,虞洽卿召集核心人物在书房密谈。他们清楚地知道,北伐军此时已占领了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下一个目标必然是长江下游。而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大都市,拥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大租界,更是他们的命脉所在。一旦上海租界被收回,他们赖以生存的特权将荡然无存。

二、江浙财阀的崛起之路

1843年,上海开埠之初,南京路还只是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当时,英国怡和洋行在此设立了第一家洋行,招募了一批买办。其中就包括了日后成为上海滩风云人物的虞洽卿的父亲。这些最早的买办们,凭借着与洋行的密切关系,逐步积累了原始资本。

到了1880年代,随着上海租界的扩张,一批本土商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中有原先的买办,也有从江浙两省来沪的商人。这些人敏锐地发现,租界内的特殊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由于租界不受清政府管辖,免除了繁重的税赋,加上租界内的法律保护,使得资本可以快速积累。

1897年的一个春日,上海南京路上一座崭新的银行大楼拔地而起,这就是由江浙商人集资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完全由民间资本创办的现代银行,标志着江浙财阀开始从单纯的买办转向金融领域。紧随其后,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成立,江浙财阀的势力迅速扩张。

1910年代,上海滩上演了一场惊人的金融并购。由虞洽卿、张嘉璈等人控制的中国银行,在短短几年内吞并了十余家本地银号。通过这次并购,江浙财阀不仅控制了上海的金融命脉,还将触角伸向了整个长江流域。

1920年,上海银行公会成立。这个表面上是行业自治组织的机构,实际上成为了江浙财阀控制上海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通过银行公会,他们可以统一调控资金流向,影响市场利率,甚至干预政府的金融政策。

与此同时,江浙财阀开始大举进军实业领域。他们先是控制了上海的纺织业,继而涉足面粉、卷烟等轻工业。到1925年,仅上海一地,就有超过50家大型工厂由江浙财阀直接或间接控制。这些工厂不仅享受租界的税收优惠,还可以利用财阀控制的银行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更为关键的是,江浙财阀逐步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商业网络。他们在江浙两省的主要城市都设立了商号,通过这些商号控制着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整个链条。杭州的丝绸、苏州的棉布、宁波的海产,都要经过他们的手才能进入市场。

到了1925年,江浙财阀的实力达到顶峰。他们控制的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存款总额占全国银行业的三分之一以上。在上海的84家本地银行中,有71家直接或间接受其控制。通过这些银行,他们又控制着数百家工商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

这支从买办起家的资本力量,在短短八十年间,就完成了从商业到金融,再到工业的全面扩张,成为了影响中国经济命脉的重要力量。而这一切,都是在租界这块特殊土地上完成的。

三、秘密接触与金钱交易

1926年10月15日,一辆不起眼的黑色轿车悄然驶出上海租界,向南驶去。车上坐着的正是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和几位银行界要员。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南昌,而拜访对象则是正在指挥北伐的蒋介石。

这并非一次简单的拜访。虞洽卿的随身皮箱里装着一份详细的计划书,以及一张数额惊人的支票。根据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密报记载,这笔资金高达500万大洋,相当于当时一个中等省份半年的财政收入。

10月18日清晨,虞洽卿一行抵达南昌。为避人耳目,他们没有直接前往军部,而是先在城内一家茶馆小坐。直到傍晚时分,才由一位联络官带领他们秘密进入蒋介石的住处。这次会面持续了整整三个小时。第二天,虞洽卿一行便匆匆返回上海。

就在虞洽卿返回上海的第三天,一个令外界意外的命令从南昌军部发出:原定于11月初对上海发起的进攻计划暂缓执行。这个命令立即引起了北伐军内部的争议。当时的武汉政府主张继续北伐,收回上海租界。但蒋介石却坚持要"稳扎稳打",避免"过于激进"。

11月中旬,虞洽卿再次南下,这一次他带去了更多的资金。据上海银行公会的秘密账册记载,这次共筹集了800万大洋。资金来源包括上海的主要银行、钱庄,以及一些大型企业。为了掩人耳目,这笔款项被分散存入多个账户,再通过各种隐秘渠道转交给蒋介石。

12月初,一个更大规模的代表团秘密前往南昌。这次不仅有银行界人士,还包括了上海、宁波、苏州等地的工商界要人。他们带去了第三笔资金,金额高达1200万大洋。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个详细的建议方案:在收回上海租界问题上采取温和渐进的策略,保留原有的经济特权。

这三次秘密接触的过程,在当时的官方记录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从后来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些接触显然产生了重大影响。蒋介石在此后的军事行动中,确实采取了较为温和的策略。当北伐军最终进入上海时,并没有像在武汉那样立即收回租界,而是保留了租界的特殊地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秘密接触还建立起了一个长期的合作机制。江浙财阀通过向蒋介石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换取了其对租界特殊利益的保护。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1927年4月上海"四一二"事变后,当蒋介石在上海建立新的政权时,江浙财阀立即表示全力支持,并提供了大量资金援助。

四、租界特权与经济命脉

1927年春,当北伐军进驻上海后,一份详细的统计数据摆在了蒋介石的案头。这份由上海工商界提供的数据显示:仅在上海公共租界,就有中资银行47家,钱庄238家,工厂621家,商号逾万家。这些企业的总资产超过10亿大洋,占据了整个上海经济总量的七成以上。

租界的特权地位,为这些企业提供了独特的保护伞。首先是税收优惠。根据1843年《南京条约》的规定,租界内的企业只需缴纳极低的地租和少量管理费,无需向中国政府缴纳任何税收。这使得租界内的企业比租界外的同类企业每年可以多获得15%到20%的利润。

以上海申新纱厂为例,这家由江浙财阀创办的大型纺织企业,在1926年的账簿上显示:由于设在租界内,全年可以节省税费约50万大洋。而这笔钱足够再建一座小型纱厂。正是这样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在租界内设厂。

其次是司法保护。租界内实行独立的司法体系,有着自己的法院和警察。这意味着,当企业遇到纠纷时,可以适用西方的商业法律,而不是清末民初那些模糊不清的商业条例。更重要的是,租界当局往往会站在企业一方,帮助维护资本利益。

1925年,上海发生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当工人们举行罢工示威时,租界当局立即出动警察进行镇压,并逮捕了大批工人领袖。这种做法虽然招致民众的愤怒,但却获得了租界内企业主的支持。因为这保护了他们的利益不受工人运动的冲击。

第三是金融优势。租界内的银行可以自由兑换外币,进行国际汇兑业务。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项独特的权利。通过这种优势,江浙财阀得以将大量资金转移到海外,规避政治风险。据统计,仅1926年一年,经由上海租界向海外转移的资金就超过3亿大洋。

更为关键的是,租界还是一个政治避难所。当局势动荡时,租界就成为商人们的避风港。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大批商人将家眷和财产转移到租界。1925年"五卅运动"期间,租界也成为资本家们的庇护所。这种特殊地位,使得租界成为维持商业秩序的稳定器。

到1927年初,上海租界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从银行、工厂到商行,从原料供应到产品销售,从资金周转到风险规避,都离不开租界提供的特殊环境。正如一位英国领事所说:"上海租界就像一座金字塔,看似是外国人在统治,实际上却是中国商人在获利。"

这就是为什么当北伐军提出收回租界的主张时,江浙财阀会如此紧张。因为租界不仅仅是一块特殊的土地,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一旦这个特殊环境被打破,他们苦心经营的商业帝国就可能土崩瓦解。

五、租界政策的转变与商界的应对

1927年4月18日,上海南京路上的江浙财阀代表们聚集在上海总商会。他们刚刚收到一份来自南京的文件,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收回租界主权。这份文件在与会者中引起了极大震动。当天下午,虞洽卿立即召集了一个紧急会议,与会者包括了上海主要银行的负责人和大型企业的东家。

会议决定立即采取三项应对措施:首先,将部分资金转移到香港和新加坡的分支机构;其次,加快在租界外地区的产业布局;最后,派出代表团赴南京与政府谈判。这些措施表明,江浙财阀已经开始为可能的政策转变做准备。

5月初,以虞洽卿为首的代表团抵达南京。他们带来了一份详细的建议书,提出了"分步走"的租界改革方案。建议书认为,应该保留租界的经济特权,只是逐步收回行政和司法权。同时,他们还提出了一个过渡期的概念,建议在十年内逐步完成这一转变。

这个建议得到了南京方面的认可。1927年6月,政府发布了新的租界政策,确定了"渐进改革"的基调。这个政策在表面上体现了收回主权的决心,但实际上给了商界充分的调整时间。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江浙财阀开始了一系列转型。首先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他们开始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面粉等逐步向租界外转移。而在租界内,则重点发展金融、贸易等现代服务业。这种调整既顺应了政府的政策要求,又保住了最核心的利益。

1928年初,一个新的现象出现在上海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双头经营"。即在租界内保留总部和金融业务,而在租界外设立工厂和销售网点。这种经营模式既保留了租界的特权优势,又扩大了在普通区域的影响力。

到了1929年,这种转型已见成效。据统计,江浙财阀在租界外的投资比1927年增长了近一倍,而租界内的金融业务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因为新增的租界外业务而得到了扩张。这种"内外结合"的模式,成为了当时上海滩的主流商业模式。

1930年2月,上海银行公会的一份内部报告显示:尽管政府在不断推进收回租界的政策,但租界内的中资企业不仅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因为提前布局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那些"双头经营"的企业,往往能够在政策变动中获得新的机遇。

这种适应性的转变,使得江浙财阀不仅度过了政策调整期,还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扩大了实力。到1930年底,他们控制的企业资产总额比1927年增长了约40%,而且这种增长主要来自租界外的新增投资。

这段历史表明,面对政策转变,上海租界的中国商人们展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他们既没有对抗政策,也没有消极等待,而是主动调整战略,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正是这种灵活性,使得他们能在剧变中保持甚至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