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政治与经济的大棋局中,风云变幻总是令人目不暇接。这不,最近又有大事发生,美国那边拜登政府再度出招,制裁“大棒”挥向中国,而法国这边,马克龙却迅速做出反应,派遣新任总理访华,这其中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据广州日报报道,2025 年 1 月 3 日,美国商务部又搞起了小动作,宣布将 11 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给出的理由那叫一个牵强附会,什么这些实体获取或试图获取美国产品帮助中国军事现代化啦,还有些和高超音速武器研发有联系,支持中国“军民融合”战略啦。这简直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咱就拿这 11 家实体来说,里面有像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企业。美国这种做法,无非就是想遏制中国在高科技方面的发展,生怕中国在某些关键技术上超越他们,进而威胁到其所谓的全球霸主地位。
美国商务部(资料图)
再看看美国的制裁手段,那也是相当的霸道。一旦上了这个实体清单,美国受控的硬件不能采购,软件不能延期、更新或采购,连原厂服务都没了。但这真能难倒中国企业吗?不见得!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美国多次对中国企业进行类似制裁,可中国企业一直在努力突破困境,不断寻找自主创新的道路。就像之前华为被美国制裁后,反而加大研发投入,在 5G 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让美国的制裁效果大打折扣。
截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美国商务部 BIS 维护的出口管制限制性名单实体中,中国就有 1012 个,占总数的 26.1%,在“实体清单”里的中国实体更是超过 838 个。这庞大的数据背后,是美国对中国企业长期的无理打压。而中国也不是吃素的,2025 年 1 月 2 日,中国商务部就宣布将通用动力公司等 28 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禁止向其出口军民两用物项,还把 10 家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这就是对美国的有力回击,表明中国坚决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
据直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1 月 6 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新任法国总理贝鲁将访华。这一决定看似突然,实则有着深刻的背景。
马克龙(右)、贝鲁(左)(资料图)
原来,在经贸方面,欧盟和中国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从 2024 年 10 月开始,欧盟委员会不顾中方反对,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最高达 45.3%的所谓“最终反补贴税”。中国商务部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迅速回应不认同、不接受,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还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要知道,中国可是法国干邑第二大出口市场,欧盟出口到中国的白兰地 99%产自法国,2023 年的出口额高达 17 亿欧元(约合 131.7 亿元人民币)。这么高额的贸易量,关税的变化对法国的白兰地产业冲击巨大。法国干邑地区的白兰地生产商、葡萄种植者等从业者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的股价因关税问题遭受重创,纷纷要求政府寻找解决办法,这也促使法国政府积极推动与中国的沟通交流,于是就有了这次贝鲁访华之行。
回顾一下过往,去年 11 月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期间,马克龙原本就打算让时任法国总理巴尼耶访华协商白兰地关税问题,可惜巴尼耶后来因强推削减开支法案被法国国民议会弹劾下台。这之后,73 岁的弗朗索瓦·贝鲁接替他成为法国新任总理,并在今年 1 月 3 日完成组阁正式运作政府。
白兰地(资料图)
美国的制裁和法国的访华,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就很有意思了。美国一味地采取强硬制裁手段,看似威风凛凛,实则是在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也损害了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这种单边主义的做法,不仅引起了中国的强烈反对,也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霸权行径感到不满。而法国呢,在这个时候选择与中国加强沟通,寻求合作机会,无疑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从全球经济格局来看,美国的制裁行为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风险。全球产业链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会导致产业链上的很多环节出现断裂或受阻,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相关产业发展。比如在半导体领域,美国限制对中国的出口,虽然短期内可能会给中国企业带来一些困难,但从长远看,也促使中国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同时也让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在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后,面临着产能过剩等问题。
对于中法关系而言,这次贝鲁访华是一个改善和深化双边关系的好契机。如果双方能够在贸易问题上坦诚交流,达成共识,不仅可以缓解当前的贸易紧张局势,还能为未来的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法国在科技、文化、农业等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不断发展的科技实力也能为法国提供机遇,双方合作潜力巨大。
法国总理贝鲁(资料图)
在全球化的今天,合作共赢才是正道,靠制裁打压别人是无法长久的。这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最终只会让美国失去国际信誉和合作伙伴。而法国的访华行动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希望其他国家也能像法国一样,理性看待与中国的关系,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问题,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和平、稳定与合作,而不是无端的制裁和贸易战。希望美国能早日放下“制裁大棒”,加入到全球合作的大家庭中来,让世界经济重回健康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