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检验一切真理的唯一标准。
2006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节目,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视角,主打“换位思考”理念。希望通过体验不同的人生,达到改善关系、解决矛盾、收获教益的目的。
这部栏目一经推出,便火的一塌糊涂,节目更是获得诸多荣誉。
我们相信导演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检验一件事物的好与坏,成功与否,不能只看当时,人心是复杂且善变的,七天时间的互换人生,真的就能改变一个人吗?
如今,很多当年参加变形的孩子都已经长大,那么曾经的纨绔子弟变成中国好青年了吗?曾经山区的那些穷苦孩子都通过自己努力走进大都市了吗?
今天我们就看看2012年第五季《变形记》其中一期《少年何愁》的两名主人公易虎臣、吴宗宏在11年后的今天,人生走向了何方?那些初心有没有保持,那些争议有没有消散。
贫富悬殊的家境和往期一样,这期的两个嘉宾易虎臣和吴宗宏也是来自贫富差距很大的两个家庭。
叛逆少年易虎臣来自深圳,家境殷实。家里虽然说不上是大富大贵,但是易父自己经营一家公司,收益挺好,所以易虎臣算是一名小富二代。
年少时,易爸自己过了很长时间的苦日子,等他终于在深圳慢慢站稳脚跟,攒下一点财富后,儿子出生了。自己吃过的苦坚决不能再让儿子吃,所以,面对儿子,花再多的钱都不带眨眼的。
公司的事情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忙。他天真的以为,好的物质生活就已经足够,殊不知,对于孩子,陪伴才是最重要的财富。
缺少陪伴的孩子慢慢变得越来越极端,渐渐地,走向了岔路。放弃了好好学习,沉浸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满身戾气再也遮挡不住。
初二的少年,打架斗殴,厌学、逃学,不听老师管教,满口脏话。整天流浪于游戏厅、网吧,打扮怪异,甚至学会了抽烟、喝酒。那个曾经乖乖的小男孩长成了令老师都无法管教的问题生。
整天忙于工作的父亲,终于发现了孩子的异样。可是再想管教时,发现已经步入青春期的儿子,再也不是几句重话或者几个巴掌就能改变的。
夫妻之间因为孩子的管教,也经常发生摩擦,家庭的欢笑声越来越少,吵闹声越来越多,面对不争气的儿子,易父易母白头发都快熬了出来。
无意中看到了《变形记》,那些和自己孩子一样的叛逆少年少女,经过节目的历练,痛改前非。而自己的精力实在有限,又不知道怎么管教,参加节目,或许真的会有所改变,就算不能,也不会比现在更坏。
于是,易父易母瞒着孩子,给节目组报了名。
另一个主人公,来自云南普洱市沅县恩乐镇民江村的穷苦男孩吴宗宏。自幼丧父,母亲带着年幼的他嫁给继父,继父靠采松脂生活,一年到头也只能余上千元。
吴宗宏从小就非常懂事,努力学习,力所能及的帮助家里干活,喂牛,放羊,照顾弟弟妹妹。没有抱怨生活的不公,只是偶尔畅想着老师描述的大山外面的生活,然后更加卖力的学习。
父母没有给他安逸的生活,忙于生计也没有太多的陪伴。或许因为身边的玩伴家里条件都一般,吴宗宏对父母也没有抱怨,在他的认知里,能吃顿肉,穿个新衣服,考试考一百分就是最开心的事。
直到一档栏目找到了他们,因为他的家境在这个小山村也是数一数二的差,还有就是吴宗宏学习成绩够好,这样的反差,才能提升节目的收视率。
只要参加这个节目,他家所在偏远的小山村还有他的学校都收到了节目组的捐赠。除此之外,编导还告诉吴宗宏,等他在电视上露了面,还有更多的人能看到他家里的困难,也就会收到更多的捐款。
父母的辛劳他一直看在眼里,尽管他也对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到恐惧,但是可以帮家里减轻负担,他还是决定参加。
如果没有参加这个节目,易虎臣应该会继续他的富少爷生活,像很多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一样,一直靠着家里;也可能随着年龄增加会慢慢变好,最后成长为一个有志青年。
如果没有参加这个节目,吴宗宏应该会在小山村里继续上学。如果一直努力,将来上初中,高中,或者大学,或者出去打工,慢慢进入城市。
可是,一档节目,让两个没有相干的人有了交集。
变形生活2012年,第五季《变形记》开播,作为第一期的嘉宾,易虎臣临去参加节目了,还被蒙在鼓里。等到父母告知他要参加节目,去和一位小山村的男生进行七天的生活互换,他直接拒绝了。
他偷偷看了往期的《变形记》,那些破败的、落后的小山村,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零食的日子,他一天都受不了。
好在易爸爸了解他,用他一直想要的手机哄骗他上了车。
吴宗宏这边,没有哭闹,他只是在父母担忧的眼神中,拿着父母给的200元巨款沉默的坐上了车。
剩下的剧情和往期的《变形记》大同小异。
先看易虎臣。
叛逆少年来到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农村生活。没收手机、零食的愤怒,让他对工作人员破口大骂,甚至到不惜和工作人员动手。
可是,面对种种条条框框,十几岁的少年并不能对抗这么多大人,饥饿的肚子很快就让他们败下阵来。
然后就是适应当地的生活,适应当地的学校。先从吃住开始,再到和新父母、新朋友相处;面对贫困的生活,打工的艰难,让他去感受从没有感受过的生活。
面对巨大的视觉冲击与心理落差,谁都会震惊,更何况一个色厉内荏的孩子。
所以,内心深处的触动并不是假的,想要变好的心也不是假的,经过一周的相处,对比自己曾经的日子,他真的下定决心想要改变,所以,面对一周后父母来接他,也是真的想悔过。
远道而来的父母,看到灰头土脸的儿子,更多的是心疼;另一边,面对儿子的忏悔,还有庆幸与开心。
再看吴宗宏,第一次面对车水马龙,第一次坐飞机,这个衣衫朴素的孩子与繁华的都市格格不入。与易虎臣对农村环境的处处嫌弃不一样,吴宗宏有的更多是深深的自卑。
参加变形记时他已经14岁,他并非一无所知的年幼孩子。所以我们看到,吴宗宏离开小山村时,父母脸上是深深的担忧,而非喜悦。
城市的父母很好,家里也很好,窗明几净,鸟语花香。每顿饭吃的都比他过年时的要好,一件衣服比他一年的衣服加起来都贵。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面对有钱有爱的父母,谁的心理都难免生出妄想。
可是唯一拿的出手的成绩,在这个先进的城市里也完全不值得一提了,全英文的课堂几乎一句也听不懂,考试成绩更是班上垫底。
同样巨大的心理落差包裹了这个曾经坚强的山村少年,发泄的怒吼还被摄像机完整的记录了下来,网络上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争议,就有流量,节目的收视节节攀升。吴宗宏应该第一次无比庆幸自己的穷吧,没有手机,电脑,消息闭塞的小山村天然屏蔽了那些足以令少年崩溃的话语。
终于,七天到了。
变形生活的结束,互换的人生又各自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七天不一样的生活带给了他们全新的体验,可是,他们真的会按照节目设定的那样成长吗?
如今的他们变形结束,易虎臣回到了深圳的家,吴宗宏也回到了云南那个小山村。对于别人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周,但是对于这两位少年来说,却像是做了一场梦。
易虎臣刚刚回来,面对爸妈,也是想好好学习的,但是到手的电子设备,没两天就又把他拉进了曾经的日子。父母感到欣慰的是,至少惹事方面,少了许多。
但是,他们忽略掉了一件事,那就是这期节目是被全国观众看到的,也就是说易虎臣也被很多人看到并认识。甚至,他有了粉丝,粉丝又给给他成立了后援团,那些粉丝自称“橙子”。
十几岁的孩子,之前父母骂,老师同学看不起,那些叛逆何尝不是自己坚硬的外壳,用来抵挡那些批评。可是,如今,几天过去,居然有那么多热爱、喜欢自己的陌生人。
被人认可,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刚开始,他也在慢慢变好,但是学业上面的打击,令他越来越厌烦学校。最后,直接退学了,学起爸爸做生意。
他的粉丝给了他底气。借助网络平台,他开了不少网店,并且在粉丝的宣传下,店铺营收不错,父亲看到他挣到了钱,还以为自己的儿子也有经商的天赋,还出钱给他开了公司。
可是,一个中学毕业的孩子,被几句夸奖就蒙蔽了双眼,错把平台当成了自己的实力。他的粉丝也都年龄不大,开店铺时还能买个货,开公司后就没有人给他买单了。
后来,易虎臣开始向粉丝借钱,并且在承诺的还款日期到了之后依然不还钱,被人告上了法庭。欠的金额越来越大后,连易虎臣的父亲都填不平那些帐了。
易虎臣的公司破产了,连着易爸爸的公司也没有保住……
不知道后来易爸爸有没有后悔参加这个节目,如果易虎臣没有成名,或许也只是个草包一点的孩子,等长大了,在公司安排个闲职,说不定也能安稳过一生。
吴宗宏这边,当时节目播出后,因为在城市街头的发怒视频,导致很多人讨厌他。
面对大都市的高楼大厦他心生羡慕,回到破旧的小家,吴宗宏心里对大都市的向往愈加强烈。他偶尔也会抱怨没有好的出生,没有能干的父母。但是,好在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出生改变不了,但是结局可以改变。
这期节目结束后,有人谣传说吴宗宏向深圳的富爸爸打电话要钱,然后被拉黑。这时候,小山村的不发达的网络,再一次替他屏蔽掉了那些外界的揣测与质疑。
否则,原本就敏感、自卑的孩子,再看到这些传闻,该是多么的伤心。
吴宗宏把那提前体验的富人生活,放在了角落,不再让它影响自己的心神,然后,比以往更加努力的学习。
到了高考,虽然没有考到顶级学校,也取得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广东的一所大学。高考后,他就开始打零工,做兼职,赚取学费。大学期间,也一直勤工俭学,不仅没有靠家里,反而还挣了一笔钱。
或许他以后也只是一名普通职工,但是,他已经完成了一步很大的超越。从那个落后、贫穷的小山村,用自己的知识走向了都市,并且有了一份谋生的职业。
等他再结婚生子,他的孩子,再不用步行几十里路去上学,再不用来到城市,感觉自己格格不入,处处感到自卑。
结语不管是这期的易虎臣、吴宗宏;还是往期的韩安冉、王玉林等,我们发现,参加过《变形记》的孩子,很多都并未在根本上发生很大的改变。
甚至,大多数的城市孩子变成了网红。而那些所谓变好的孩子,原本也并未有多差劲,只是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而已。
后来,很多曾经参加节目的孩子自爆节目都是有剧本的,那些冲突都是演的,这些爆料让这档公益节目陷入的巨大的争议当中。
节目的初心肯定是好的,只是结果并没有如他们的愿。结果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想靠几天的互换人生去改变一个孩子是不可能实现的。
孩子性格的养成是需要父母和老师共同引导的,是靠一点一滴、日积月累的。想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没有任何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