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钓鱼技术和经验上资历尚浅的钓友们,大概会对在秋冬季节应该“钓远、钓近、钓深或钓浅”进行争论,认为不同资历的钓友在这几种选择中,往往会相信自己更具优势。
但其实这几种选择都不是绝对的,主要还是根据天气、温度以及水域环境变化来选择,才会更有可能钓到鱼,而时不时就可以连杆的远控竿好像也另一种选择。
短竿钓近岸。有人说即使在秋冬季节,也不能保证附近就一定没有鲫鱼,于是就提出了短竿钓近的方案。
在我个人多年的钓鱼经验中,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短竿确实能比长竿更有优势。
其次,我也发现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那就是鲫鱼通常生活在相对较为浅水,更接近水面的地方。
即使在深水区,当他们游走的时候,大多也会处于相对较浅的水域。
因此,可以说对于鲫鱼来说,浅就是深,近就是远,同时也是嫩草、食物更多、更丰富的地方,因此用短竿尝试找鲫鱼,更能有针对性地实现目的,不至于让鲫鱼先发现食物然后游开;而且这样可以确保用短竿作钓时免受障碍物困扰,所以我是非常赞同“有时候鱼就在脚下”的主张的。
实践证明,短竿比长竿更灵活,适合近距离作钓,因此组合起来使用会有效提高钤获率。
而且,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模板竿道具,最远也就能钓到3米左右深度,而短竿则大多不超出2米深,尤其是带有脚蹬等辅助手段的长竿,大多认为它只能表现在远距离。
但其实,像这样2米左右深度的水域,在春秋两季是比较难以找到鲫鱼的,因此我们只能将其放空。
不过在冬夏以及温差比较大的时候,2米深度还是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并且提升渔获的。
浅水条件与鲫鱼活跃度。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断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将钓点选在1米左右浅水区中,能够提高连杆几率,并且是我们最应该优先考虑的选择。
然而,排除特殊情况,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确定1米深度?
众所周知,不同水域环境下,在不借助器械的时候,即使肉眼也只能看出极有限的深度,因此我们首先生成的是一个适合观察深度的“诱饵”,将其投放在所选区域观察变化。
然而,通过这种方法发现深度只能算出大概,而不能精准控制。
但是,这个大概也足够我们判断出是否存在更大的可能性,因为在其他条件相似并且考验成功的前提下,仅存在深度一项变化,就会引发我们思考大约存在什么样的鱼群。
大体上,这种方法能够观察到什么样的鱼群呢?
首先,在1米附近或以下的水域,由于温度较低,这里适合鲫鱼觅食,同时也是水生植物的生长地;
然后,我们将水混和有草的地方排除掉。
一般而言,鲫鱼无论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都不会被水流冲走,也不会主动靠近水流潮涌动区。
因此我们需考虑这个因素,将其排除并进行进一步观察:此时,如果我们发现水域上方偶尔出现不安分的涟漪和气泡,那么我们可以大胆地相信这里可能存在大量拟合群体。
同时,我们排除了一般性的小鱼和鳅类之后,我们要做的是在保证大体条件一致的前提下,对不同颜色和形状进行一些微小调整,以此判断深度和颜色形状是否与出鱼数量成正比。
但是,这种微小改变时常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这就是其他钓友无视深度特点,只是想要和我们相似然后慢慢地将这些环境都进行了改变。
变化微小而广泛。最常见到的一种情况是,他们总认为“草内肯定有鱼”,而将草都忘却了,其实这种情况是没有足够依据推导出来的。
大体上,草会影响我们的观察能力,让我们无法看到鲫鱼活动,但同时也会影响鲫鱼活跃程度,因为太多的变化可能使鲫鱼变得警惕;
此外,太多的草或者太少的光照,也会令底栖动物失去生命,从而导致食物链断裂,因此没必要假设有鱼。
其次,仅有涟漪和气泡,有时候也未必有鱼,它们可能是底栖动物引起的,因此可以排除鲫鱼作为猜测对象;
然后,想要知道哪个颜色和形状更有效果,就不得不打窝,其实打窝时已经产生了一些干扰,并且你应该知道“闹热”的位置,吸引了不可知数量的其他人前来探索贵宾服务。
最后,我想说的是,盲目跟从会让我们忘却足够重要甚至直接起决定作用的元素,比如温度、声音、气味等等甚至我们未曾想到过的因素众多,但始终坚持“草内肯定有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