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联合国安理会的斡旋下,以色列和哈马斯完成了一次短暂的为期4天的停火,并按计划成功进行了人质交换。为确保交换过程顺利,这次人质交换采用了分批次的方式,共进行了四批,最终完成了所有人质的释放。据目前中东媒体报道,此次哈马斯方面共释放了75名人质,其中50人为以色列国籍,另外25人为其他国家的人,包括几名美国人。
对于这次人质交换,以色列方面并不太愿意,因为交换人质需要停火,且难以谈判到有利条件。甚至美国方面也向以色列施加压力,要求尽快完成交换,以救出被哈马斯抓获的美国人。在无奈之下,以色列最终同意了人质交换,并释放了150名巴勒斯坦人。表面上看,双方都有所得,但以色列在人数上吃亏,不过好歹换回了美国人,也算是在国际压力下的一种妥协。
在巴以冲突中,美国一直是以色列最坚定的支持者,直接向以色列提供援助。这次人质交换,虽然以色列在人数上吃了点亏,但至少在拜登政府那里有了交代。巴以冲突爆发后,其他西方盟友口头表示支持,而唯独美国不仅派出两支航母舰队,还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因此,以色列在这个关键时刻不敢得罪美国。
有人认为这次人质交换是双赢的,甚至开始准备说服双方进行更多的人质交换。根据初步统计,目前巴勒斯坦手中的以色列人质有数百人,而以色列手中的巴勒斯坦人质则更多,至少有几千人。按照当前的交换速度,要几个月才能完成所有人质的交换,期间以色列可能还会继续抓获巴勒斯坦人作为人质。
从宏观角度来看,这一事件显示出哈马斯是真正的赢家,他们显得非常聪明。在人质交换的第一组画面中,以色列释放的巴勒斯坦人质大多是老人和儿童,且带有不同程度的外伤,整体情绪低迷。而哈马斯释放的以色列人质主要是青壮年,看起来面色红润,生气勃勃,脸上挂着微笑。在与押送哈马斯士兵告别时,甚至有以色列俘虏与之击掌送别,仿佛是与朋友分别。这强烈的反差显示出以色列对待俘虏的方式并不友好,而哈马斯则表现出极大的文明。
在第二组画面中,以色列在人质交换之前曾自信满满地宣称已完全控制了加沙的中心地带,然而人质交换的画面却揭示了以色列在军事上的失败。在交换时,哈马斯士兵大摇大摆地从加沙核心地带的大楼中走出,然后向以色列士兵所在的加沙郊区前进。这显示出以色列至今仍未完全掌控加沙核心地带,对以色列军队是沉重的一击。
因此,这次人质交换中无意中透露出的画面,有利于哈马斯,显示出他们是真正聪明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