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记忆,不断离我们远去。
著名作家琼瑶突然离世,引发全网一片怀念。
而就在前两天,著名京剧演员童祥苓也突然辞世。
他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扮演者。
在老一辈人眼中,同样是感怀至今的记忆。
后来在电影版《智取威虎山》中饰演杨子荣的张涵予,也立刻发文表达哀悼。
事实上,前段时间,样板戏话题已经在网上翻红。
各大短视频平台,都有各种片段集合,播放量、讨论度都很高。
很多网友看得津津有味。
这其中,除了情怀犹在的老一辈人。
更多是找乐子、玩抽象的年轻人。
目前,围绕样板戏的诸多讨论,众口不一。
有人看好它的翻红,觉得尚有可取之处,可以吊打今天的「烂片」「烂剧」。
有人认为这是历史糟粕,早已翻篇,翻红只是一阵风。到底孰是孰非?又该如何看待这次爆火?
鱼叔也很好奇,不妨我们今天一起来理理。
其实,样板戏的翻红不是这一两天的事。
两三年前,它就已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
只不过,当时的传播范围还限于中老年群体。
上传者出于对样板戏的喜欢,面向样板戏爱好者。
以传播经典戏曲艺术之名,分享珍藏的影像。
当时的评论区,还是一片和谐。
大都是年长的网友,抱团欣赏、怀念。
后来,逐渐有年轻网友注意到这些内容。
他们可能没看过样板戏,对那段历史也有隔阂。
新老观念上,不免有了对撞。
有人好奇感叹:「他们长得和语文书一模一样。」
也有人看不惯,回怼几句。
其中的冲突性,被一些营销号敏锐捕捉到了。
很多娱乐号就开始整活了。
截取其中最受热议的片段,配上洗脑的音乐,剪辑成高倍速的魔性视频。
果不其然,几大名场面,迅速出圈。
最火的是49年前改编于河北梆子的《渡口》。
女主水莲,目若悬珠,「正得发邪」。
她欢欢喜喜来河边,主动表示要替爷爷摆渡。
爷爷担心她无法胜任,说她还是个没经过风浪的小燕。
水莲回答:
「我才不是小燕呢,我是——雄鹰展翅冲云霄。」
爷爷一句「好好好」,夸出了表情包。
不过,这部《渡口》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样板戏。
另一部翻红的京剧《奇袭白虎团》,是真正的八大样板戏之一。
戏中,排长踩到地雷,却从容镇静。
一套帅气的排雷动作下来,像是多踩了十个。
还有那句中气十足的呼喊——
「阿妈妮!」
网友是越看越稀奇。
评价说:
「语文书成精了。」
「难怪老一辈说我们没有精神气。」
甚至大呼精彩,表示还想看。
从质疑样板戏,理解样板戏,到演起了样板戏。
不难看出,样板戏翻红的原因,主要还是网友猎奇、戏谑的心态。
短视频平台的推波助澜下,政治叙事经娱乐化表达解构后,形成了新的文化符号。
之前也有很多经典作品,经互联网二次传播后梗化的情况。
比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成了阴阳怪气「林怼怼」。
《牧马人》成了「送老婆」戏。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你要老婆,只要你开金口,我等会儿给你送来。」
《城南旧事》40年后,因为一句「你是来拉屎的吧」火遍全网。
样板戏的强节奏感、鲜明视觉冲击力和夸张肢体表演,自带极易扩散的表情包功能,确实契合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形式。
而且,严肃到极致的表演,本身就是解构喜剧的天然素材。
像周星驰、金·凯瑞的喜剧电影中,常用高度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制造笑料。
最近很多人也说,谢娜的搞笑风格,颇有点「渡口小燕」的影子。
不过,这几天,鱼叔也注意到另一种声音。
很多人开始不满样板戏被埋没的现状。
指出其在选材、立意和角色塑造上的可取之处。
像大女主、双女主、女性群像扎堆。
大大方方唱妇女的冤仇,展现妇女的聪慧骁勇。
反而拍得比今天很多作品更好,更值得学习。
某种程度上,确实,样板戏是特殊历史年代的产物,不能以今天的价值标准全盘否定。
它有其特殊的历史价值,也不乏艺术性。
形式上吸纳中外艺术精华,将中国传统戏曲和西洋的芭蕾、舞台艺术相融合。
又集合了当时国内顶尖的艺术家,汪曾祺、田汉等大家都曾担任编剧。
像是刚刚去世的童祥苓,也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主演的《智取威虎山》更是被一代人津津乐道。
样板戏强调劳动者、工人阶级和女性的力量。
确实对推动社会平等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也不能忽视,所谓的性别、阶级议题,其内核还是与当代观念相去甚远。
样板戏中的女性、工人形象,主要是为当时集体主义的语境服务,强调舍弃小我的无私奉献。
却忽视了个体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更不能忽视的是,样板戏的建立,是在全面打压其他艺术形式和故事题材的基础上完成的。
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除了样板戏以外,很多传统戏曲被迫边缘化,被批判为「封建残余」。
许多表演艺术家因此被迫停演,甚至遭到迫害。
说回来,很多人夸样板戏里血气方刚的女性、工人形象,夸作品的三观。
本质上,还是在影视作品里找「正确」。
可要知道,样板戏后来最被诟病就是高度「正确」。
角色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永远充满斗志,缺乏复杂的人性维度。
这种单一化、工具化的表达,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张力和真实感。
如果用这种观念去指导当下的影视创作,只会出现观念先行的新时代样板戏。
其实,这样「正确」的故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比如很多女性剧、话题剧……
各种春晚小品,贺岁电影……
现在很多观众,也习惯了用样板戏思维评判作品好坏。
像《我的天才女友》第四季,讲女性步履维艰的成长之路。
却被批评情节不够「正确」,没有彰显女性力量和女性友谊。
但回过头看,当年人们追求的就是打破完美的虚假外壳,将一个个英雄拉下凡间。
70年代末期,样板戏不再符合时代需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文艺界也迎来解禁,开始百花齐放。
电影《小花》以其个性化的人物、情感,和典型的集体英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再到谢晋的《芙蓉镇》关注被压抑的人性,还有标志主旋律电影转型的《大决战》。
样板戏的单一模式被更多丰富、接地气的创作取代。
如今,样板戏以截然不同的形象再次进入我们的生活。
既给了我们生活调剂,也给了我们契机去重审历史和经典的机会。
无论是批评、解构,或者重新被触动,都无可厚非。
但唯独不该,再度落入单一价值观指导创作的「正确」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