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LINK设计集团首席执行官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商宏
曾经看过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中国银行设计图,图纸按完成面来进行材料划分,特别精细,这深深触动了我。普通设计师与大师的差别,且不说比理念,先看对细节和材料的把控,就能看出大师的高明之处。面对一块原材料,大师如同一名优秀的裁缝,一丝不苟地从剪裁、走线等细节把控质量,所以能把无论是旗袍还是马褂都做得很精致;普通设计师想做一件华服或者简单的布褂,差的不仅是设计思路、想法,更是细节方面的严格要求。1994年
-
在90年代,建筑行业是一个蓬勃向上的状态,受当时政策影响,南方的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在这种时代发展的情况下社会思想的开放性也逐渐被打开。
而我进入建筑这一行,其实是一个机缘巧合,这一切都源于我对于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也正是对未知探索的兴趣,为我以后深入思考奠定了基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思考,使我爱上天文,也爱上建筑。天文对我来讲是视野基础,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建筑是让我介入世界的一种手段,这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高考之前我对建筑一无所知,我的第一次志愿报的天文专业。天文这门学科让我觉得深不可测,传统的工科或理科会有边界性的东西,但是天文某种意义上跟哲学有点像,越琢磨越发现超出思考边界,让人感觉很刺激,很打动人。
我学习天文专业的想法遭到家人反对,他们更希望我学跟理科比较接近的专业。正好在那时,我爸同学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上大一的小孩从学校回来,家人就让我跟他聊一聊建筑学专业的事。
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对建筑这门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科产生了好奇,便与他交流建筑的趣事,只言片语中,我了解建筑专业主要是画画,不用整天上文化课,我喜欢画画,因此便对建筑产生了兴趣。
那是一种纯好奇和好玩的心态,完全不懂专业特点,甚至不知道建筑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和区别,就这样懵懵懂懂地接触到建筑学这门学科。从个人来说,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心,是十几岁学生时代的叛逆,也是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同时,城市格局大的方向性变化,彼时行业大有可为的前景预判也给了我们学习的动力。
1994年-1999年
-
人生的每个决定会影响往后的路,一个选择就会让你到另一个拐点上去。我很庆幸自己主动做了选择。大多数时候,建筑师也都在主动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
1994至1999年间,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快速变化,而这种变化宛如星星之火,在每个城市悄然燃烧着。与之密切相关的建筑设计行业,也迎来了多元发展的时代。
1994年大学时代的商宏(中)
那时的我,还是象牙塔里的学子,基本没有感觉到外部发生的变化。当时接触信息有限,不像如今互联网信息多而广,我们对建筑方面知识的纳入途径主要是通过老师和书本资料来吸纳专业知识。大学校园的图书馆是我们经常呆的地方,我阅读了很多建筑的书籍杂志,包括很多大师专辑。当时其实并不太能完全看懂,但书中的图片、文字和一些建筑理念、形态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1994年大学时代的商宏(左一)
在这段时间内,我对于建筑的认知处于一个懵懂的阶段,虽然看了很多资料与书籍,但是依旧没有深刻理解。学校中接触的只是关于建筑的一种大的概念,至于建筑中的要求、奥秘或知识点,学校里的状态是完全不足够的。
在学校的单纯画图的状态,这就像是一种模仿,只能看到表面的,而看不到内部真正的组织结构,无法形成对建筑的正确观点。
因为学校对建筑知识的教学比较偏向于理论化,老师布置的设计要求往往是经过简化后的任务书状态,我们只是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小思路,但这只是建筑师业务当中的一个小环节,还不能触及到建筑设计的本质。比如接触客户需求、判断一个项目的矛盾点、地形的性质以及城市规划要求和相关规范等,甚至后期工地的技术配合,这是学校中不可能学到的。学校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其中的自由氛围给了我思考的空间。
1999年
-
对于初入社会的我来说,没有太明确的方向,但从内心深处来说,我一直想让自己的人生有不同轨迹,我不满足于舒适的现状,想要找到自己该有的状态。
大学毕业前,我进入家乡的一家国有设计院做实习工作,当时实习单位特别悠闲,通常是上午上班,下午就可以打麻将、喝茶。悠闲的环境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再一次想要自己选择,而不愿意从众或在既有规则内被限定。
毕业时,我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决定离开家乡。我的人生抉择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内心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不愿意将就既有的生活而产生的主动选择,这些抉择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道路的走向,是我不可或缺的重要经历。
对于未来的方向,我或许不是很清晰,但就一门心思想要去深圳,因为那时的深圳不管是建设量、思潮和速度,都是全国潮流之地。于是,大五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我和班级团支书逃课偷偷坐火车去了深圳。
到深圳后,我们跟很多设计院进行沟通,当时与中南建筑设计院分院院长聊得比较投机,并同意我先进院工作,但是有两个条件:一、第一年必须在武汉总院工作,一年后再考虑去深圳分院;二、需要在一年后跟下一届毕业生一起补一个入院考试。于是我带着一年的考察期进了大院。进入中南院后,我从学生生涯进入建筑师职业生涯。
1999年-2000年
-
人在选择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在筛选我们,合适的人在合适的环境会获得更多发展的力量,从环境中吸取自身成长的营养,即使脱离环境,也会成为独立的生长力量。那个年代,我们依旧要放弃“铁饭碗”去延伸事业版图。
与我那一批的毕业生进武汉总院大概有不到十个人,有的直接进入所里的生产部门,而我因为需要一年的考察期,因此被分配到了方案室。这是一个很锻炼人的部门,代表院里做投标,全是有挑战的项目,对我来说,这便是积蓄营养和力量的好机会。
进中南院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宜昌国际会展中心投标,十几万平米的山地项目,我很积极地出差看场地,做项目前期梳理,画了自认为还可以的方案草图。项目组请到了院里的建筑老总来评图,我的青涩学生味的设计草图当然没有得到通过,同时由于时间过于紧张,老总直接建议我这个项目的投标工作终止掉。
参加工作第一次的投标经历对我来说是有点出师不利,但也让我认识到自身能力的欠缺,也算是一个非常好的历练机会。接下来,我陆续参与了很多新项目,并不时地找机会去参与一些小型项目,包括去深圳分院出差参与做投标。这可以使我能有机会去独立地思考实践,并对最后的设计成果能有所把控,在前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从基础协助工作做起,逐渐积累了比较丰富的项目方案经验。
在这一时期内,我参与的项目很多都是方案竞赛和前期项目,无从参与项目的实施,严格意义上说我还只是一个“绘图员”。
2000年-2002年
-
自身与职业的双向选择,对我建筑职业生涯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在深圳分院工作的这段时间有了经验积累,在一些小型项目方面可以真正由我自己来组织项目,使我心中对于深圳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的向往又一次复苏了,我再一次寻找前往深圳的机会。
当时深圳的建筑设计氛围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充满着各种思潮和最新的理念,什么东西最新学什么,也许因为本身城市的沉淀不多,所以深圳的建筑设计没有太多负担,思路开放多。在同学的推荐下我进入了中建(深圳)设计公司(后来的CCDI悉地国际),这也使我在建筑实践的道路上逐渐走入了正轨。
深圳的设计公司工作节奏比较快,这意味着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同时在公司里大家彼此关系很简单,没有太多的辈分等级,因此也能相互之间快速学习技术经验,也包括正确的工作方法,这为我后来的管理工作阶段打下了基础。
2002年-2006年
-
2002年底,中建总公司邀请CCDI与澳洲的PTW公司组成联合体合作国家游泳中心投标,我很幸运地成为CCDI项目组的一员。
2003年国家游泳中心方案竞赛阶段的中澳设计联合体团队
PTW公司更实际地从地块、轴线、空间出发,并采用直观的波浪元素来表现水的主题,而我们作为中国设计师会更多从宏观角度出发,希望建筑能够匹配奥林匹克公园总体规划以及与鸟巢的呼应,并系统性地把中国文化融合进去。由于我们对设计思路的坚持和有效的沟通,他们最终同意了由我们提出的“方盒子”概念方案。
“方盒子”模型
那是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体育建筑,而且是奥运级别,压力很大,但是更大的是动力,也就是那种对未知领域的好奇与探索的动力,这鼓励我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直面水立方项目中的各种困难。
在水立方项目的工作历程拓宽了我思维的边界。独立思考,按时间节点交付,这些工作习惯使我从一个不会做设计的人发展成自己真正独立负责项目,也使我得到了更多的机会。从单纯画图做设计,到组织项目团队,协调外部合作资源,这为我开启了一扇更广阔的门,就像高中时代对于天文学的兴趣一样,这样对未知的探索兴趣吸引我去做不同的新的角色尝试。
2007年在水立方建设工地
水立方夜景
2006年-2012年
-
从设计师到管理者,不仅是身份转变,还有思考方式的转变。
2006年因工作原因我再次回到深圳,从项目负责人变成了公司管理者,开始管理800多人的公司业务。
出于对细节的注重,我的管理工作也会对工作习惯的细节方面把控得比较严,从公司开会不许迟到,手机不能响这些小的细节开始渗进去。这不仅是我的管理思想,也是我在项目过程中学会的,细节把控经验。
工作中的商宏
2012年-2019年
-
管理经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我开始想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建筑世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升华和蜕变。
从CCDI出来后,我们原来的几位同事共同创建了现在的LINK蔺科设计公司。做设计与设计管理两者相比,应对问题解决方式的方法论是相似的,只是对象不同,一个是项目,另一个是公司。
Link蔺科团队
浙江海宁工人路城市商业综合体
首农集团总部
塞浦路斯公寓项目
在LINK的建筑设计作品中没有独特不变的形式语言,LINK更加聚焦于大型公共建筑尤其是文化体育建筑的建筑设计如何与建造和运营相结合,包括建筑空间和功能使用的多样性、运营的灵活性以及临时设施布置的便利性等因素。在我们的设计中让建筑与人之间的界面更柔软一些,毕竟建筑不单纯是展览的艺术品,而是真正需要让人来使用体验的。
2016年在塞浦路斯与项目组一起工作讨论
在体育建筑领域,LINK形成了独特的亮点,那就是建筑设计、赛时运行设计、赛后运营设计三位一体化。我们跟建设单位、组委会、使用者(运动员、媒体等)各相关方,在不同时期进行交流讨论,怎样去打造一个高效建设、高效运行、高效运营的综合体育设施,并通过各方在赛时赛后的使用反馈来进一步佐证或调整,反复积累经验和丰富数据。
武汉军运会工作中
从2008年北京夏奥会,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直到不久前成功举办的武汉世界军运会,我们一直在路上。
武汉军运会工作中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在不断摸索中前行。五周年时候我们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做了改变,聚焦于专业化和精细化设计。我们开始构想文体融合一体化的功能模式,提出专业场馆最终将面向大众的泛体育概念,跟国内的体育产业运营公司签署战略协议,将设计与运营更紧密地结合。
2019年-未来
-
在我内心,最享受的就是一直以来始终保持探索前行的态度。
湖州吴兴区文体中心
设计工作是作为建筑师不可或缺的存在状态,然而设计之外的管理、协调甚至是闲聊,也未必是枯燥无味的。只要全心参与其中,产生出某种价值,无论什么状态都会让我觉得有意义。
本文图片由LINK设计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