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以建设沿黄生态长廊为抓手,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全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初春时节,漫步在利津黄河大堤,放眼望去,滩区披上了绿装,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市民刘新洋:我现在早上有时候上这来散散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身体感觉很清爽,周末的时候,带着孩子或者家里人,上这里来野炊或者放风筝,感觉很惬意。

利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高标准编制沿黄生态长廊建设规划,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在黄河滩区,利津县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绿化模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构建起多树种、多层次的黄河生态防护林带。同时,积极推进湿地修复和保护,建设了东津湿地公园等一批湿地公园,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利津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林业站站长郭刚:利津县沿黄生态长廊建设工程共完成造林7745亩,湿地保护修复2310亩,县域“一廊、一园、多片区、多节点”沿黄生态绿化格局初步形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市、县部署要求,以全面完成规划内容为目标,切实抓好2025年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全面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同时,严格落实好新增造林管护措施,不断巩固绿化成果,提高沿黄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屏障,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走廊样板。


在加强生态保护的同时,利津县还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等绿色产业,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如今的利津,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利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