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西港村集中育秧基地内,四季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凯正带领20余名村民紧锣密鼓地进行集中育秧制盘。他喜不自禁地介绍:“今年,我们合作社已落实双季稻种植面积500余亩,提供社会化服务育秧1500余亩,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集中育秧工作,预计可满足2000余亩大田栽插需求。”

四季水稻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带领农户进行集中育秧制盘
为打好2025年粮食生产“第一仗”,千山红镇抢抓农时,全力推进集中育秧工作,为粮食稳产增收注入强劲动能。在民和村育秧基地,村民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平整一垄垄水田、撒种、覆土、盖膜。大家分工合作开展集中育秧,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

民和村干部带领农户开展育秧
集中育秧省时省工,培育出来的秧苗密度适中,种植成活率能达到90%,可极大地提高早稻育秧效率,保证育秧质量。为切实做好粮食生产后勤保障工作,千山红镇在引导农户参与田间培育的基础上,严格落实各村(社区)农资供给,广泛宣传种粮政策,引导大户流转土地种植双季稻,全力守住粮食生产底线。
下一步,千山红镇党委、政府将深化“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融合,建设区域性水稻育秧中心,推动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让更多农民搭上现代农业“快车”,奋力书写“粮田”变“良田”、“丰收”变“增收”的新篇章。